母親的“新郎”
小說
作者:侯擁華
1
記憶中,母親總是獨來獨往,而她總是不服管教的和夥伴們在外麵瘋跑。
於是,常常會有大人問她,妞,你爹呢?她就一下子愣住了。
知道不?你爹殺人了,吃了槍子……
你爹在大牢裏蹲著呢……
你爹和別的女人跑了,不要你了……
接著,她就會哭,會罵,然後跑回家問。母親會微笑著說:“傻丫頭,別聽他們瞎說。你爹出去打工了,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不過,他走的時候說,他一定回來。”
然後她就會停止哭泣,問,是真的嗎?母親就很認真地點點頭。
不過,“父親”,對於她來說,一直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她從來沒有真正的叫過一聲“爸爸”。而關於父親的模樣,她也隻能在腦海裏勾勒。
後來,她就常常會順著母親的話語想下去,她想:父親在遠方已經很久了,或許在那裏又成了家,有了孩子,因為無法麵對她們,所以不能回來,但父親也是為了另一個家庭的幸福呀!或許父親正在遠方勤奮的工作,準備掙一大筆錢回來,給她們母女一個驚喜哩!每當想到這裏時,她就會寬慰許多,而變得不那麼傷心了。關於父親,他一直是以敬畏的心情來想念和期盼著的。
令她難過的是,父親總是不回來。而家裏常常會來些不三不四的男人,說一些不太要臉的話。還會有一些媒婆進家裏拉著母親的胳膊閑聊,常常歎息一下,然後說,大妹子,別苦了自己,趁年輕再走一家吧。她聽了就會罵,會吵鬧著讓她們滾。而母親總是一笑了之,淡淡地說,等以後,孩子大了吧。
然而,沒有父親的日子畢竟是痛苦的,尤其是在她生活著的那個小山村裏。她和母親相依為命,那些風言風語曾經一度使她們生活在孤單和灰暗之中。母親是個堅強的女人,她沒有過多的話語向別人解釋什麼,而是默默承受著這個沒有男人的家庭的一切。母親每天總是起早貪黑的幹活。
沒有父親的日子,最為冰冷的時光,是在春節。每當村裏其他農戶家裏張燈結彩,鞭炮齊鳴,闔家歡樂之時,她們家裏卻總是冷冷清清的。大年三十,其他人總是全家動員,一同張貼春聯,一番熱鬧景象。而她們家,隻有她孤零零小心翼翼的忙前忙後,而母親則在裏屋獨自忙碌著準備簡單的年飯。
每年的春種秋收,家裏總是母親一人到地裏勞作,回家後累得直不起腰來。她還要上學,家裏連個幫手都沒有。這時,稍大懂事兒的她就會調皮地說,媽,你給我找個後爹吧!我想有個爸爸。母親這時就笑,說,美的你,等你長大了,嫁人了吧!
2
時光過的真快,轉眼間,她高中畢業了。那年高考,她幸運地考上了一所遠方的大學。
當她將這個消息忐忑不安地告訴母親時,母親樂壞了,說:“上,砸鍋賣鐵也要上。”
經過一番東拚西借,母親為她湊夠了上學的學費。
臨走時,她望著母親突然失聲痛哭起來。家裏隻剩下母親一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誰來跟母親說說話呢?
她勸告母親,少勞累,多注意身體。母親點頭允諾。
然而,事情還是出乎她的意料。大一假期歸來時,滿以為要見到母親高興一番。可是,回到家裏,才知道母親病倒了。母親躺在床上,病得下不了地。窄小的屋裏,堆滿了母親剛剛從地裏收回來的麥子。
她從鄰居的口中得知,為了收割莊稼,母親拚了命的、沒日沒夜的幹,在一次傍晚回家時,竟然暈倒在自家門口。
那天晚上,她抱著母親痛哭了一夜。第二天,她鄭重地告訴母親,她要退學,回家照顧母親。母親堅決反對。
她就和母親商量,要不,你為我找一個後爹吧。母親緘默了,許久,才點頭同意。
第二天,她就出去找鄰居幫忙為母親找媒人說媒。她忙碌一整天回來時,突然發現家裏冒出來一個老男人。
母親見她回來了,就指著老男人對她說,就他了,別人不要再提了。她一下就驚住了。
她再看看那個老男人,就有些失望。老男人略駝背,還長著一嘴大黃牙,一臉的皺紋,看上去要比母親老10歲。
看母親的態度格外堅決,她就沒再說些什麼。再怎麼,那也是母親自己找來的“新郎”呀。
3
關於老男人,她一無所知,她也不願意知道更多,隻要他對母親好就行。有時,她也會想,這個老男人,是不是母親過去的舊相好?為什麼別人介紹的,母親一個都不同意,而願意自己出去找呢?
後來,老男人就冠冕堂皇的入住她們家裏。村裏不時有人來家看看,隻是老男人羞於見外人。不過村人都說,母親找的那個男人,不怎麼好。母親對於外麵的議論,表現得格外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