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命題之一就是解決人與組織的關係問題,其本質是探求組織中人與事之間的動態平衡,達到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人事相宜之目的。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首先了解每項工作的性質、特點和內容,使其與人的性格、能力相匹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正是完成對組織中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關係、工作環境以及任職資格的清晰界定,基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說,實施科學、規範的工作分析是建立高效人力資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組織結構逐步向扁平化、網絡化、柔性化狀態演進,與此同時,組織中知識員工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他們追求最大的自我實現,希望能夠承擔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以展示自己的才華,這些因素都促使組織消除了崗位之間的明確界限,模糊了崗位的具體職責,取而代之的是以團隊為單位的目標、職責的界定。
於是,有人認為,被稱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基石”的工作分析,其應用價值將被弱化、淡化,甚至有人認為,目前我國企業就已經不再需要進行工作分析這個基礎步驟了。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調查工作,從科學的數據和案例中,我們看到:管理要講條件,要與企業現實環境相適應。我國企業目前所處的階段與國外企業所處的階段不同,國外企業已經走過了職業化階段,而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剛剛起步。要想真正體現“人本”管理,仍然需要實施工作分析這一基礎和前提。
縱觀目前國內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基本上仍處於初級階段。在承擔國內企業谘詢工作中,我們發現,職責不清,權、責、利不對等,招聘、培訓、考核沒依據等問題普遍存在。究其成因之源,皆因工作分析不到位所致,由此觀之,我們不能拋棄最基礎的工作分析去企圖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體係。工作分析並沒有過時。目前我國企業管理恰恰需要加強的就是紮實做好工作分析,從而為後續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那麼,怎樣進行工作分析呢?在為企業提供谘詢服務時,我們經常遇到管理者提出這方麵的問題,由此,觸發了我們寫這本書的意向,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即將推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係列叢書,為我們提供了撰寫本書的機會。在總結以往管理谘詢實戰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參閱國內外最新工作分析科研成果,編著成書。
本書共分7章,主要涵蓋工作分析的前提基礎、內容、方法、實施、結果形成和結果應用等內容。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及綜合模擬試題由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的姚月娟撰寫;第4章、第7章由濟南大學的馬偉新撰寫;貴州大學的王永茂參與了第4章的編寫。全書框架設計、統稿由姚月娟負責。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體現了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求——重點解決“是什麼”和“怎麼做”,遵循了整套係列叢書的編寫原則——先進、簡明、適用、通俗。教材的編寫注重理論聯係實際,介紹了工作分析的操作實務,並且輔之以圖形和表格,便於學生掌握。“小思考”、“知識鏈接”、“實用案例”、“實踐練習”等小欄目的設置,讓學生在思考、研討過程中把握工作分析的基本技能。同時,本書融彙了作者在為國家勞動保障部人力資源職業資格考試培訓過程中的經驗、心得。本書體係完整,可操作性強,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係統的理論和實踐的指導。
當然,限於作者水平,加之時間緊迫,本書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更趨完善。
作者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