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羅漢金剛(2 / 2)

而佛門神通本就這一百單八種,資質高者可修煉所有神通,而資質弱者就隻能修煉其中一部分,是以為差距。

佛門神通本身便是一道道佛門大法,每一道都有無窮威力,修為越高,所能發揮出來的威力便越強,再加之成就尊者之後,佛門修者都可將其舍利珠祭煉,其威力完全不弱於一件法寶,隻因舍利珠也是佛門修者一身修為的根本,故而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沒人願意拿出來與人鬥法。

羅漢境界共有九重,亦與玄門仙道相應,成就羅漢境界之後,佛門修者便能將舍利珠化為羅漢果,羅漢果中不僅包含一身修為,更有佛門大小神通,修煉到足夠高深,羅漢果便可開出浮屠界,成就一方洞天,不過此洞天弱時與禁製無異,唯有羅漢七重境界之上才有可能將浮屠界祭煉成真正的洞天。

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便是指的羅漢浮屠心境。

真正成大佛法者,心中有天地,佛門修者神通眾多,勢力雖不如玄門道家在修真界廣霸海內外,也不似魔門神宗那般占據北方,但不論是中土海外還是魔門之地,都有佛門釋家的勢力,而中途以西過大荒原之後,更是有著佛門第一大宗——天雷音寺。

範逸尚不知曉,佛門釋家也並非各個都是開宗立派入世修行的,許多真正的佛門大派也如大荒派渾天教那般隱於世外,不過佛門修行重在苦修,故而凡是佛家弟子,都要入世苦行,等修為達到之後才能回歸本派,避世隱修。

中土最大的釋家佛門乃是位於凡世洛陽城的淨土宗。不過真正的淨土宗並非是洛陽那家占地萬頃的寺廟,而是在淨土宗祖師羅迦佛祖的浮屠界中,那一座寺廟不過是些外門弟子和入世修行的內門弟子所在處,受凡人香火供奉,發願力為民解憂。

除此之外,中土佛門聖地尚有佛門四山——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五台山,不過相比起淨土宗和天雷音寺來,這四聖山也就跟昆侖那般三修門派相當,甚至還有不如。

海外佛宗也有不少勢力極大的,不過那些勢力盤根錯節,複雜無比,就算是穀辰自恃對修真界了解頗多,也難以分清其中關係。

範逸和穀辰都能瞧出來,這神難和尚修為至少都是成就金剛法身的,想到他方才出手的威力,隻怕極有可能都是達到羅漢境界之輩,隻是不知為何,居然淪落到要受龍宮驅使的地步。

雖然心中好奇,可兩人卻不敢亂問,穀辰此時尚還有些心思在琢磨方才神難和尚說的那番話,似乎覺得有些奇怪,但他怎也不能相信,神難和尚就會是那個人。

關於千多年前的事,穀辰也不知道多少事情,他隻是以前聽父親偶爾說過,說鍾萬裏祖師當年乃是大荒派第一人,修為在整個修界都無幾人能及,大荒派之所以能成為中土第一大派,他的功勞不可沒!

至於神難和尚後來那句“太蒼沈孟津,大荒鍾萬裏。”這些人物怕是自己的父親也未必就能知曉了。

太蒼劍派穀辰知道,千多年前那也是中土勢力如日中天的玄門修派,隻是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太蒼劍派與北方魔門中的三聖宗、天鵬門和天魔教結仇,惹來魔門三大門派的攻伐,最後不支遁往海外,後來據說並未在海外留駐,而是被當時的掌教帶著破碎虛空去往域外尋找道場了。

神難和尚那句話中,太蒼沈孟津猶在鍾萬裏祖師之前,隻怕當年也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隻是不知與這佛門高僧有何關係,又惹得這高僧對自家祖師有些嫌隙。

這些都是陳年舊賬,神難不願提,穀辰自然不會多問,三人隻是談些關於海外見聞以及東海軼事,倒也很快就沒了間隙。

神難和尚乃是佛門得道高僧,早就過了六識那一關,眼耳鼻舌身意皆有神通,煉就了舌識口才本就遠超凡人,再加上他故意放低姿態,自然使得三人極為融洽。

不過範逸和穀辰都不信這佛門高僧將自己叫來就是為了化解方才的誤會,故而仍舊暗自戒備,看著老和尚待會兒說些什麼。

神難和尚想來也是看出了兩個小輩的心思,故而閑談一陣之後,微笑說道:“我方才見兩位施主在下麵三層逛了一圈卻沒買什麼東西,想來是沒什麼看上眼的罷。”

“這倒不是。”放下茶杯,範逸笑了笑,解釋道:“聚靈宮寶物眾多,隻是在下身家有限,想找件適合自己的法器也難,故而沒有購買的心思,隻是隨意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