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一縷殘識,附身一個幾乎沒有法力的靈兵身上,卻仍能發揮出這般威力,範逸心中對六品玄仙的修為越來越驚畏,再不敢生出非分之念。
一人兩獸在後麵苦苦追趕,終於,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已在前麵快要消失了身影的仙尊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靈兵沒有表情的臉上卻讓人感覺到若有若無的笑意。
見範逸並沒有被自己拉下,仙尊暗暗點了點頭,也不多說,抬手一揮,隻見原本空曠的草地上驟然出現一座農舍,農舍雖不大,但卻給人一種奇妙的感覺,那種感覺說不出,範逸隻覺心中似乎悟到了什麼,卻總又抓不住。
見範逸沉思,仙尊也不說話,就這般靜靜站在一邊等著,範逸先是望著農舍發呆,也不知過了多久,竟不知不覺盤坐下來,眼睛慢慢閉起,心中卻清晰地出現了農舍的景象。
時間匆匆流逝,但仙尊既是此方天地之主,雖無法改變時間快慢,但卻能叫晝夜不變,明明已經到了夜晚,可天上卻依舊日光大亮,與晌午無別。
範逸漸漸陷入沉寂,身周天地靈氣不斷環繞,繼而被吸攝,兩獸修為雖有天雷境,但卻並不知道範逸現在為何突然進入修煉狀態,唯有那六品玄仙一直頗為讚許地看著範逸,對他的悟性身為滿意。
不過等到了兩日之後,仙尊見範逸不僅沒有醒來的意思,甚至進入到了天人之境,就連他也忍不住驚歎起來。
說起來,這房舍乃是仙尊當年想要開辟洞天之前在赤霞山山腹之內建造的。它之所以令範逸感到奇妙是因為仙尊在建造此房舍時暗含他所領悟的天道,不論是形貌位置還是這房舍所用的材質,無一不令修者產生領悟,但能像範逸這般如此快就抓到那一絲感悟,甚至還進入天人之境的,隻怕千萬人裏都難尋一個。
再看範逸時,仙尊眼中除了讚許,竟多了一分光彩出來。
玄仙能坐化,但六品的玄仙,自從修界存在以來都沒有墜落幾位,像眼前這位一般在自家未成型的洞天之中安然坐化的,更可謂是開天辟地第一回,故而才能引來整個修界的爭搶,想要得到他的衣缽。
但是根本沒有人知道,這玄仙究竟是為何坐化,這世上又有什麼能叫一位六品玄仙身死道消?!
範逸此時根本不知自己狀況,他在看到那房舍之後,心中如同抓住了一根通天的稻草,可是等他細細體悟時,卻又像是滿眼虛無,明白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範逸急忙集中精神,領悟方才那一瞬間出現的靈光。
也是範逸機緣巧合,當他準備好後,再想到那房舍,心中再次出現了那種玄妙感覺,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範逸不管三七二十一,將神識全部運起,如同撒網般將那一絲明悟給籠罩了起來。
說來簡單,但將這一絲感悟抓住,可不是修為高就能辦到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得到一位六品玄仙的讚賞。不過若隻是如此,範逸並不能算得上天賦超人,可他居然隻靠這一點對天道的感悟,就進入到天人之境,終於是連仙尊這樣的人物也忍不住感慨起來。
感悟天道,對本身修為增長並無太多直接作用,但卻是成就元神上品十分重要的條件之一,須知元神一品並不是修為越高深,功法越玄妙就可以的,對天道的感悟也是成就上品元神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玄門道家本就是靠天地之靈氣滋養本身,將魂魄合一成就無上元丹,最後把一身法力與元丹相合,成就元神。
這些路途,無論哪一點,真若算起來與天道感悟並無太大關係,但若是對天道感悟有成,便會少走許多彎路,甚至能發現一些捷徑。
此捷徑並非取巧成功之徑,而是成就更高一品元神之路徑。
範逸抓住那一絲明悟,越感悟所得便越多,他也不知自己究竟進入何種境界,隻覺識海似乎越來越多,到了最後竟然漸成星辰之象!
無數神識真力所化星辰漸漸形成一道星河,將識海緩緩圍繞,範逸感覺識海之中竟似自成一片天地,而那顆漸成人形的元丹,居然化為了天空中一輪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