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要到鎮上的中心校去讀,村裏到鎮上有20裏的山路,晨陽每天早上6點半被母親迷迷糊糊的叫起來就,7點鍾天還沒有完全亮就要上路,20幾個小夥伴每人拿一個火把,蜿蜒的山路上隻看到點點星火。一路小跑近2個小時趕到學校上課。老師中午放學吃飯休息,晨陽他們沒飯吃,拿出母親準備的煮紅薯墊一墊饑腸轆轆的肚子,邊吃邊在街上遊蕩。下午5點鍾放學回家,爬上山後,山路已經看不清楚了。由於饑餓,晨陽他們在回家的路上,有時就會去偷地裏的紅薯吃。很多同學受不了這份苦,紛紛綴學了,到最後就隻剩了晨陽和另外二個個同學還繼續堅持上學。初中最後一學期,晨陽家裏實在是沒錢了,交不起7元錢的學雜費,晨陽一個月沒去上學。班主任老師給晨陽帶信,希望他能繼續讀書。晨陽非常想讀書,又不敢給父母說。看著沉默不語的兒子,父母很難過。有人給晨陽的父母出主意,可以寫申請減免學費。晨陽知道後,瞞著父母寫了一個減免申請,悄悄的去找生產大隊蓋章,隊長看到晨陽渴望的眼睛,也考慮到他家確實困難,在減免申請上蓋了章。學校免了7元錢的學雜費,晨陽才完成了初中學業。
高中是在區上的中學就讀,離家很遠必須住校,學費也比初中高。由於晨陽初中時學習一直很好,老師極力推薦晨陽讀高中,晨陽很想去,但考慮到家庭困難沒有向父母提出來。大哥回家後,極力說服父母讓晨陽讀高中,父母勉強同意了。村裏隻有晨陽一個人去讀高中,其他同齡人由於貧窮,也受不了苦都不去了,他們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
晨陽讀高中時,妹妹在讀初中,父母年齡大了身體很不好。那時農村已經實行改革,土地承包到戶,但是家裏的糧食還是不夠吃,父母就讓晨陽和妹妹拿70斤大米去換別人100斤玉米,度過青黃不接的日子。在晨陽高中快要畢業的那年,一次周末回家,晨陽想著母親一定又為自己準備了好吃的,心裏特別開心,腳步也變得輕快了。可爬上山頭看見山對麵那竹林環繞的家,未見昔日的炊煙,卻看見好多人抬著一個人急匆匆從屋子裏出來,直奔山下而去。晨陽的心一下子緊了起來,往家裏飛奔,到家後氣喘籲籲聽到侄子說母親突發急病,被送往鄉醫院去了。
晨陽的腦袋嗡嗡作響,想起苦命的母親,眼淚直往下,急忽忽的跟著往山下追去。母親的命好苦,這麼多年來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生了11個兒女卻隻活下來最後兩個,在晨陽記憶中母親隻穿過一件新衣服和一雙新鞋,還是在參加娘家侄子的婚禮上,因為不能太寒酸而忍痛做的,這套衣服母親很愛惜,隻有在走親戚或者趕集的時候才拿出來穿。她總是把好吃的留給一雙兒女,連在山上采點山果她也舍不得自己吃。母親經常給晨陽講女人的命最苦,不僅要生兒育女,承擔大量家務,還要像男人一樣做重體力勞動,有的女人命不好還時常忍受家庭暴力。母親常常告訴晨陽,一定要善待女人,不要對女人使用暴力。
想著苦命的母親,晨陽淚流滿麵,當晨陽滿頭大汗的追到鄉醫院,醫生已經給母親輸上液了,但是母親還是處於昏迷狀態,晨陽緊緊握著母親瘦小的手,傷心的哭泣,惹得護士小姐在一旁也跟著掉眼淚。過了好長時間,母親恢複了神誌,微微撐開了雙眼,看見晨陽滿身泥漿,膝蓋上的血染紅了褲子,原來是晨陽一路奔跑摔傷了膝蓋,晨陽卻不知道,護士小姐又忙著幫晨陽包紮傷口。在母親住院的一個星期裏,晨陽下午一下課就直奔20多裏以外的醫院,照顧住院的母親,第二天早上天不見亮又趕回學校上早自習。
父母年齡大了,責任田無人耕種,家裏經濟陷入困境,已無力供養兄妹倆上學。看著病床上的母親,13歲的妹妹提出不讀書了,回家照顧父母做農活。晨陽說自己是哥哥,由他回家,讓妹妹繼續讀書。妹妹說哥哥快考大學了不讀太可惜,堅持讓哥哥繼續完成學業。看著一雙兒女為誰回家而爭執,母親躺在病床上暗自落淚,父親蹲在一邊陰著臉“叭嗒叭嗒”的抽煙,全家人最後還是決定讓妹妹回家。
母親的病情稍有好轉就堅持回家休養。每逢周末晨陽一放學就盡快往家趕。有一次,看見妹妹瘦小的身體站在齊腰深的水田裏牽著牛犁田,晨陽的鼻子發酸,這可是大男人才幹的活啊!晨陽把妹妹拉上田坎,跳進田裏接過犁頭,妹妹坐在田坎上疲憊的看著哥哥,天黑盡了,兄妹倆才牽著牛回家。
晨陽周末回家後總是搶著做農活,周一早晨4點鍾就拿著手電筒沿著山路直奔40裏外的學校上課。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雨,晨陽早上上學時,在下山的路上摔了一跤,身上沒有摔痛心卻非常痛,晨陽第一次坐在地上放聲大哭了,農家孩子讀書為什麼那麼難啊!擦幹眼淚,晨陽發誓要努力讀書,要發奮圖強,走出大山,讓妹妹和父母過上好生活。
晨陽高考那年是國家恢複高考的第二年,由於過重的心理負擔,晨陽落榜了,成為了回鄉青年,晨陽步入了人生的最低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