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牙齒

卷首

青春,似乎在武俠、愛情喜劇之後,成為華語電影的又一座金礦。去年,有《致青春》和《中國合夥人》。那是中年人對自己青蔥歲月的深情回顧,不同的是,前者是文藝中年的情思,它慨歎青春時愛情的絢麗,但不管它怎樣澎湃摧枯拉朽,最後還是敵不過時間,歲月的殺豬刀如此鋒利,它一把斬斷所有的理想化,讓你毅然決然地投身勢利和現實。

而《中國合夥人》,則是成功者對自己成功路略帶辛酸和顯擺的重述,它更多的是一種痛說革命家史的姿態,但為了不討人嫌,它把自己打扮得很平民化,去除了創業路上真正的陰霾。這個號稱要寫出中國幾十年變化的電影,對它的主角們太寬容了,機場書店勵誌故事的範兒讓它少了一種去追問這種成功正義性的動力,也就讓它變成了一場純粹的情感宣瀉,而少了一種道義上的省思。

今年,《同桌的你》再次證明了中國觀眾對於青春題材的消費能力,近四億的票房證明了觀眾遠沒有到厭煩的程度。如果從電影本身來講,這部電影要比前兩部更為公式化,比前兩者更沒有真情實感,但勝在單純,它就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大男孩去回憶他泡女孩的艱辛和趣事,但為了讓影片看起來有點深度,它格式化地發出了如《致青春》一樣的慨歎,現實如此恐怖,它讓一段看起來牢不可破的戀情不堪一擊,最終雨打風吹去。

馬上,又要有兩部作品再次接棒這次青春之潮,韓寒的《後會無期》和郭敬明的《小時代3》。相較於《小時代3》,《後會無期》顯然更加神秘。《小時代3》由於前兩部過於鮮明的風格,如果不出意外,它仍然不會超出觀眾的意料,這將是一杯奢華的雞尾酒,滿足所有年輕觀眾對於人生的想象,所有的錦衣華服與杯影觥籌,為了讓這杯酒更有層次,它可能會點綴性地加一點人造的苦味劑,代表他們對於人性困苦和險惡的想象。

《後會無期》則無法想象,韓寒顯然是個金句高手和雜文大家,他能夠言簡意賅生動有趣地表達一個觀點,但電影卻是相反的東西,他需要把觀點隱藏起來,把它藏在故事的深處,甚至好的電影,它的觀點不應該是明晰的,它應該還原出生活本原裏的那種複雜與矛盾來。這對於韓寒來說,是最大的懸念。

不管怎樣,中國電影人終於從幻想中回到了生活的實地上來,這值得欣喜。當然,希望這次我們的導演不要那麼快急功近利地玩壞這麼有潛力的題材。另外一點,則是希望我們的導演能夠真正拍出屬於他們的青春,而不隻是一個個聰明氣側漏、恨不得賣點掛得到處都是的暢銷品,而這需要拍出真正的疼、真正的野性、真正的失敗。當然這不容易,這些年,我們也僅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風櫃來的人》等寥寥幾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