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昏君奸臣苟合生,十年之功盡遭毀(三)(3 / 3)

“此事說得極是,我差點就恨不得單憑一口惡氣難消,即刻衝入臨安,將這些惡賊一個個殺個幹淨,要不是涵妹悉心分析勸慰,隻怕釀成大錯,毀了大哥一世英名。”李吟風慶幸懊悔地責備起來。

李嘯雲似乎被畢雅涵一言驚醒,也開口道:“還是嫂子細心,能說服大哥聽你的,眼下之事不是將這些昏君奸臣殺個幹淨就能平息逆轉的,所以必先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來,既要朝廷暫時不能召回嶽飛等人,也讓嶽飛可以安心拒敵,待朝廷命令傳達之時,已將金人盡數趕出關外。”

畢雅涵讚不絕口地奉承一句:“還是小叔一點就通,所以我們便先摒除怨氣,在朝廷與遠在兩千裏之外的沿途上做做手腳,為嶽飛他們爭取機會與時間。”

“如何爭取,如何相解當務之急?你們兩個就不要賣關子了,我天生愚鈍,還請你們直說吧?”李吟風還是木訥急躁地問道。

李嘯雲似乎有些遲疑,或許是有機智聰穎不亞於自己的大嫂在此,用不著他多嘴,所以選擇警惕四周的動靜,竭盡做兄弟的本能。

畢雅涵“噗嗤”一聲,嬌靈靈地一笑,然後問道:“風哥你在軍中也算小有成就,身經百戰,可知道朝廷若要急招千裏之外的武將回朝,用的是什麼代傳?”

李吟風不明她為何要問這個,滿腹狐疑,如實答道:“如朝廷大事需急招回正置沙場的武將,必用金字牌傳令,其事最為緊急,以‘急腳遞’方式傳達,驛官不得下馬入鋪,到達指定驛站交予下一個驛官傳達,好像記得這和你那位師姐多少還有點關係,她的祖父曾在《夢溪筆談?軍政》裏提及說:驛傳有三等,步遞,馬遞,急腳遞,以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裏,唯軍興則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之,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炫目,過如霏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裏。”

畢雅涵讚道:“風哥倒能記得這麼清楚,非常了得。連涵兒都自愧不如。”

李吟風恍然清醒地問道:“涵妹,小龍,你們該不會……是想截下朝廷派往朱仙鎮的金字牌吧?”

李嘯雲決絕地答應道:“不錯,除此之外,別無它法,朝廷既要急招嶽飛止戈揖武,不論他的取得如何驕人的戰績也是無用,從而顛覆了宋金此刻的整個局勢,既然金字牌這般急速,想必一日不能抵達,必在途中耽誤四五日,為何我們不對傳令的驛官下手,截下金字牌,也好讓嶽飛心無所係,專心致誌地迎敵?”

畢雅涵也是這麼想的,再細細交代其中權衡利弊,說:“風哥,要想解救蒼生百姓於水火,不致一片忠心耿耿的義士們一朝功敗垂成,唯有此計可行,若是前去驚擾秦檜以及趙構,隻會打草驚蛇。小叔說得對,金字牌再快,從臨安到朱仙鎮至少兩千裏,以其神速來推測,最少也得四日……”

“不,是三日三夜,相互傳遞金字牌的驛官們當接到朝廷下發的那一刻起就必須馬不停蹄地傳至目的地,親手交到嶽大哥手裏,其間不得‘入鋪’的二字,已然說清了,誰要是稍有延誤,必遭殺頭之禍。然,我們公然劫道攔阻,是為死罪,公然與朝廷為敵,大哥知道斷然不會原諒。”李吟風也補充著說。

“都什麼時候了,大哥你還在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難道真要嶽飛所建功勳,所收城池,所做的一切一日盡毀不成?我們隻是劫下金字牌,拖延時日,潛匿身份,絕不會牽連於人。”李嘯雲給李吟風施加心理壓力,是要他盡快下定決心,雖然李吟風不在軍中,但心中仍念念不忘報國之誌,幾乎可與嶽飛、韓世忠相提並論。

李吟風長長地籲了一口氣,平複下此刻內心的激越,咬牙切齒地道:“好,既然如此,我們不能為大哥分憂,那就竭盡所能地為他排除陷困,以保他能早日收複失地,早日完成光複中原的大任。”

“哈哈哈哈,你們還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居然膽敢與朝廷為敵,這是要夥同嶽飛一起造反不成?”竟不知來者何時出現在三人周側,居然被得知了去,或許是李吟風三人自己爭辯甚熱,沒有多加留心四周的可疑跡象。聽聲音正是當年於廬山腳下碰見的那位少年人,秦檜的養子——秦熺無疑。

李嘯雲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挺身相迎,朗聲大喝道:“我們是要反對朝廷,但一切與嶽飛無關,難不成你跟你那喪盡天良的奸邪老爹一樣,誓要致忠臣良將於死地不可?”

“不許你這雜種詆毀我爹,他何其英明神武,豈是你這種臭名昭著之輩能望其項背,褻瀆他老人家威名功績的,如再對我爹爹不敬,我秦熺斷然令他後悔一世。”

李嘯雲也忍無可忍秦熺的出言不遜,罵道:“你才是雜種,一個不認親爹親娘,卻反而認賊作父的混蛋。咱們各盡其事,道不同難相為謀,有本事手下見真章。”

“喲喲喲,那是不是以大欺小,依眾擊寡啊,正好老夫也來湊個熱鬧,這樣才有意思。”又有個聲音充滿奸邪無比的笑,正朝秦熺身邊撲身趕至,衣袂聲聲,功力之深。

“是你。”三人幾乎同時驚呼,又跟當下情勢平添幾分凶險激越,不用細問,自是仁來鳳巧然地擺脫了少林寺群僧的糾纏,趕往前來,不讓李嘯雲有絲毫喘息之機。

李嘯雲痛恨不已,出於無奈,拔劍在手,隨時應戰,心裏又不禁擔憂起少林寺諸位首座,他們暫放個人恩怨,曉以大義,心係天下蒼生百姓之苦,前來保自己脫困,這等仁慈善懷何其雄偉,叫自己不禁感觸猶深,斥問道:“我的師叔祖,師伯祖他們此刻人在何處?是不是遭到你的毒手。”

仁來鳳嘿嘿冷笑,“記得你曾與少林寺結下梁子,痛恨不已,怎麼今日良心大顯,叫得這麼親熱,他們豈是我的對手,不自量力、頑固不化的一群老禿驢,死不足惜。”

李吟風生怕弟弟因痛恨而衝動,根本把持不住心中的急躁與此人激鬥起來,在旁不住地勸慰道:“小龍千萬要冷靜,此刻絕不是逞能好強的時候,更非單憑一口難咽惡氣就能打倒的,所以我們兄弟二人必先聯手,同心協力,將其打敗才對。做大哥的全力配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