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再施毒計趁虛入,近朱赤者近墨黑(六)(2 / 2)

李嘯雲聽得明白,一切都隱忍不發,為了完成大任他必須按捺住心中的鄙夷與不快,強顏歡笑地道:“義母待我甚似親人,從今以後李嘯雲會好好報答您二老的大恩。將金人趕出我華夏疆土之後,就好好侍奉您們二老。”說著眼淚又奪眶而出,也不知是真感動還是虛情假意。但在畢雅涵眼前全是厭惡。

梁紅玉不忍心為他輕拭眼淚,慰聲道:“好了,有這份心,義母代義父一家人都為你們兄弟二人引以為傲了,其他的也就知足了。”

畢雅涵沒想梁紅玉會被李嘯雲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所打動,這樣下去遲早會被他的虛偽所蒙蔽,但隻要自己一開口,一想到他為虎作倀的種種行徑,就氣得難以遏製,反而更增梁紅玉的從中翰旋,正欲衝口大罵出聲,梁紅玉扭頭正皺眉直盯著自己,一下欲言又止,更加欲言又止,一想起幾年前不遠千裏南逃回宋境的公主趙瑗瑗,一下子計上心來,在旁問道:“雲兄弟不知你為何沒有跟趙姐姐一路,是不是你忍心丟下她又獨自一人回來。還是說你把她當作鼻涕恨不得早些甩掉,妨礙你前來辦大事?”梁紅玉狐疑地不知所措,問道:“什麼趙姐姐,涵兒又在說什麼?雲兒,你知道麼?”

李嘯雲臉色一凝,沒想到趙瑗瑗在與自己碰麵時先遇見了李吟風與她二人,當時正置黑龍潭武林大會,事態緊急也無暇多問,竟然疏忽掉了此節,暗叫糟糕,但心念電轉,畢雅涵存心對自己施展機會添亂,不惜作梗,也難不倒李嘯雲,賠笑道:“義母其實雲兒不是刻意要隱瞞您老人家的,是我當年為了找義父,混入皇宮之中,不幸遇到了靖康之難,被金人一並帶到了北國,趁押解的金人警備鬆懈時我趁亂救下了一位公主,她從此後就心存感激,我與她身份相差實在太大,豈是那種放浪形骸之人,所以與她隻是一時懵懂無知,並未私定終身大事,未得義母同意,李嘯雲自小幼遵庭訓,家教甚嚴,怎敢胡作非為。”

梁紅玉心中有了眉目,稱心如意地笑道:“雲兒倒也知道禮義廉恥,倒不知哪位尊貴的公主姓甚名誰?既然你與她結識,為何不請到楚州來,也便於照顧,如你二人真心實意,兩情相悅,興許以義父、義母今日的聲威,隻要在皇上麵前求他賜婚,也會答應的。”

畢雅涵故意在旁插科打諢,要李嘯雲麻煩不斷,“是啊,我也差點忘了向義母稟明此事,都怪我忙著自己高興了,卻有些得意忘形,既然雲兄弟的終身大事,也是關係著李家、義父一家,乃至大宋的幸福,怎能顧此失彼,當年我與風哥在廣德道上將這位公主從難民中救下來,本想帶著她一道回到臨安麵聖,讓她一家團聚,誰知道我們……我們辦事不力,半夜她留下一張字據悄聲離開,後來四處打聽都是沒有蹤跡,想不到雲兄弟果真與她有過一段刻骨銘心、感人肺腑的往事,看來嫂子也該替你感動高興。”

李嘯雲沒想到她胡攪蠻纏不清,自己根本無從施展誘殺梁紅玉的大計,但眼下如不解決節外生枝的麻煩,定會驚起梁紅玉的疑心,裝得一臉難為情的羞澀,說道:“其實……其實……此事我與義父、義母一樣,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大宋正置危難之際,怎敢談兒女私情,還是待大局平定,天下安寧之後再作打算。”

梁紅玉有些不讚同,搖首道:“怎麼問涵兒也是這樣,風兒也是這樣,如今你也想敷衍搪塞不成,假如這天下一直不太平,你是不是也要說什麼終身不室的混帳話,你倒想得坦蕩,可將心比心,天底下又哪一個姑娘心甘情願等候你一輩子?雲兒,她是哪位公主。老實交代,我這就前去迎接過來,好讓我們一家團聚。”

畢雅涵水靈靈的大眼不住地打轉,似在對李嘯雲示強,心裏萬分得意,瞧他如何應對,默然不做聲準備看李嘯雲從何答複,這種暗自較勁,雖不如馳騁沙場般凶險,但關係著梁紅玉這位大宋忠烈英雄的性命,表麵上看似尋常的鬥嘴,直比任何一場爭鋒相對的交戰還要暗藏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