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五年,韓世忠與梁紅玉分守兩地,梁紅玉唯有數千人獨守楚州,韓彥直年幼,早在他兩歲時便就進京麵聖,當時高宗很是喜歡這個將門虎子,並對他的天生聰慧所震服,兩歲大的孩子便能開口念出金鑾殿龍庭上的“正大光明”四個大字,當時高宗敕封他為“神童”。正因梁紅玉教子有方,得朝廷另眼高看,聲稱她的才能不在其夫韓世忠之下,又加上梁紅玉不甘示弱於任何世間須眉男子,獨自領兵駐守一方平安。
宋金停戰,梁紅玉被朝廷派往淮南東路楚州擔任防禦一司,主要防止金兵再次南渡,韓世忠自平定了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叛亂,被朝廷授以太尉,賜帶、笏。為江南、東、西宣撫使,自紹興三年三月起,進開府儀同三司,充淮南東、西路宣撫使,駐兵泗州。紹興四年以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駐紮鎮江,於大儀天長縣、高郵等地大敗金兵,臣沈與求讚佩稱:“自建炎以來,將士未嚐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被提拔韓世忠部將董旼、解元等人。
紹興五年,晉為少保;紹興六年授武寧、安北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駐楚州,賜號“楊武翊運功臣”,加授橫海、武寧、安化三鎮節度使,從此在淮東、西兩路成為南宋最北方的一道不可攻破的防線,自領一軍,臨危處置,不受朝廷限製,但韓世忠沒有與夫人相處一地,而是各領一軍守護大宋淮東、西的防衛,相隔百裏,各自擔負著大宋趙氏江山的大業,其戰略位置至關重要。這裏遭受金人的侵略,經年戰禍,賊寇橫行,百姓民不聊生,十室九空之事屢見不鮮,就連剛到此地的梁紅玉也是缺糧少衣,為了免減百姓疾苦,不給父老增添負擔,她親率部隊“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一麵加固城牆防衛,保家安民,一麵向當地百姓打聽可食的野菜,自己親自帶人上山采摘,不征收百姓一粒糧食,實在為朝廷、天下盡心竭力,絕不徇私舞弊,實稱艱苦樸素,勤儉為國的典範。如說真正為大宋社稷出力的幾人隻怕梁紅玉的功勞不在任何人之下,嶽飛軍紀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擄,在兩湖之地廣為流傳,成為百姓人皆頌道的“嶽家軍”,就連金人對於這支隊伍的領導與仁德,每逾一戰皆被嶽飛所敗,令金人聞風喪膽,尊其為“嶽爺爺”;論同甘共苦、受百姓擁戴方麵,足能與嶽飛相提並論的唯有梁紅玉不可。
梁紅玉又率一支部隊在楚州西山采集野菜充饑,這一次不再是韓世忠的賢內助,更不是以夫為貴,借助夫君韓世忠的名聲四海聞名,而是單獨領一支隊伍擔負著江山社稷,百姓安危,身上的重任也就沉重了許多,這不是賭氣,若是以梁紅玉此時的聲威與韓世忠,甚至與大宋哪一位中興光複的大人物也毫不遜色,她即為大漢子孫,祖父、父輩又皆是武將,自己義不容辭要為民族、大宋、萬物生靈出一份力。
從西山風塵仆仆、輕騎快馬地奔來一位雲髻高挽的美婦,一見到梁紅玉正在采集野菜,忙得不亦樂乎,於是興致勃勃,臉上洋溢著一絲甜美、敬畏的幸福感,立即從馬背上翻身下來,衝著梁紅玉笑臉盈盈地問候一聲道:“楊國夫人,梁元帥義母在上,涵兒向您行禮了。”
梁紅玉起身站起,喜出望外地會意笑道:“涵兒來了,好那麼油嘴滑舌,沒個正行,本帥也剛走馬上任,舍下清貧,有失遠迎,就連接待你的地方也沒有,真是對不住你了。”為了體恤全軍將士為卻糧少衣之苦,她不得不交代下屬繼續手上的勞作,其實梁紅玉不必什麼事都親力親為,但素來平易近人的她從不作威作福,就連些末小事也要做到盡善盡美不可。
畢雅涵深有感觸,銘感肺腑,說道:“義母見外了,涵兒來可不是來依靠義母照顧,而是打心底敬佩您的襟懷與作為,想與您一起共患難,同甘苦,一同渡過難關的。”說著從一位小卒手上搶過一隻藥鐮與竹筐,湊近梁紅玉身邊,一同彎身采集野菜。
梁紅玉似乎又多了一份信心,有了這位鬼靈精怪、機智聰穎的義子媳婦相助,相信任何困難也難不倒自己,或許這是朝廷、天下、甚至眼下形勢給自己一個考驗,說不定熬過這段艱難險困的時間,朝廷的餉銀糧草就會及時送達,這個困難不會太長、太久。既然遠來的賓客都沒有見外客氣,自己也興致勃勃地繼續眼下的勞作。不由又想起一件事來,計上心來,打趣調侃地輕聲問道:“聽說涵兒與風兒完婚了?義母與義父實在無暇抽身,就連你們的喜酒也顧不及,真是……”
畢雅涵似乎也不像以往那樣被長輩一提及心事就羞澀麵紅,這幾年間,似乎也成長許多,倒不是自己與李吟風二人的終身大事沒有得到韓世忠、梁紅玉夫婦的祝福前來責問的,相反對兩位深明大義的英雄感同身受,立即搶過辯解道:“義母切莫自責,倒是晚輩們不懂事理,未先行向長輩請示,不過風哥說當前情勢緊急,一切以民族大義,國家大事為重,眼下虎狼肆掠,金人一日不除,天下就永無寧日,其實倒是我與風哥過於急躁,免得牽扯義父、義母精力,興許也是涵兒為兒女之情操之過急了些,所以一切從簡,不想給義母與義父增添麻煩。”
“什麼麻煩?抗金大業也並非朝夕之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難不成金人與大宋一日不休兵,你們一日不談婚論嫁?風兒傻,你如此聰明伶俐,也跟著胡鬧不成,這個婚事倒是照辦不誤的,還是說你們兩個晚輩也想效仿我與你們的義父不成?”梁紅玉倒對二人的感情姣好,情深篤彌,感到欣慰,甚至他們一路走來,自己也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