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北擄帝姬忍辱生,不堪往事滿庭芳(六)(3 / 3)

李吟風苦笑道:“眼下就差小龍未能與我們同路,否則一道回老家拜見我們的爹媽,到時候一家人融融恰恰,爹媽見到這般情景萬般高興。剛才聽說弟妹要去麵見皇上,我們也正巧前往臨安,既然弟妹身份高貴,一路上就由大哥為你保駕護航。”

畢雅涵與趙瑗瑗遞了一個眼色,二女暗通聲息,不便將李嘯雲的真實身份、所作所為告訴給這位重情重義的大哥得知,要不然以李吟風的性格根本難以接受,三人暢談一番,坐騎又在李吟風的精心照顧下,精力充沛,飲足食飽,二女同騎一馬,李吟風駕馭另一匹,三人意氣風發地朝著臨安進發,李吟風也不便在廣德城內逗留,原因是生怕先前殺了惡官賊兵,引起不小的騷動,免得禍事不斷,避開風聲徑直向皇城出發。

趙瑗瑗一路上給李吟風講著自己身在北國冰天雪地所遇到的漢臣文人,像洪皓、宇文,他們苦心竭誌為求兩國友好,不斷向吳乞買(金太宗)冒死進諫,苦勸大金不能與大宋再行兵戎之禍,講明了戰事對無辜百姓,萬物生靈的的災禍,為了能平息這場恩怨,他們付出了實在太多。李吟風為之感動,自己心底起著敬畏,既想能赴死沙場,能征善戰的武將為抵禦胡虜,保家衛國,為了百姓的家園與安樂,他們個個不計生死地拒敵拚殺,算得上人盡人佩,天下無不感激這樣的英雄盛舉;但還有許許多多,甘願不見天日,默默無聞付出之人,他們也是出於對漢室的忠心,保護天下百姓安危,但願永無戰亂之苦,也算得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不由對大宋的前景看到憧憬,長此以往,自己終能看到天下安寧,收複失地,萬世永昌的盛世,有這麼多有頭有臉,無名無姓,甘願付出,不計回報的英雄以天下蒼生為重,自己理想中的強盛繁榮必能親眼目睹。

宋金和議,以前大宋河朔失地,在大金的管轄之下,山東等地淪為番邦亡國奴的漢人不服女真人的蠻橫統治,紛紛揭竿抗金,還發生了不少襲擊金兵行營的事。女真貴族,麵對這樣的形勢,焦頭爛額,想不出妥善處置的辦法,盡數殺了漢人,又怕惹得天怒人怨,到時候失了仁德與人心,放任不顧吧?廣達方圓數百裏的地方,隔三差五地鎮壓叛亂,大金的心思全被牽扯,哪還能繼續對南朝用兵,這時就出現了“以漢製漢”的方針,尤其以完顏昌為首,向太宗建議,不如讓一位漢人成為大金的招撫重臣,代替女真人並管製黃河以南地區內漢人的統治,這個劉豫當年於靖康年間,早有投靠金人的醜行,也就是此人殺死了力主死守、作戰勇猛的守將關勝,投降金人。

一方麵,劉豫的野心較大,曾多次派兒子劉麟去燕京行賄左監軍完顏昌,希望大金能同意劉豫為帝,女真貴族同意了完顏昌的奏請,於建炎四年七月,冊立劉豫為帝,定都大名府,國號大齊,北與大金以黃河故道為界,南臨大宋。夾在大宋與大金之間,名為漢人,實為漢賊,對大金稱臣納貢,百般討好獻媚,令以往黃河南北的漢人過的生活簡直暗無天日。劉豫還想與南宋分庭抗禮,並駕齊驅,一麵招兵買馬,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一麵向大金進貢,毫無一代國君的尊嚴可言,大金也隻把他當作傀儡使喚,一有困難便可以向大金求援,最後坐收漁利的還是女真人。

建炎四年下半年,大宋總體形勢好轉,韓世忠、嶽飛等人奉高宗名,一麵守護淮河北岸的疆土,防禦劉豫奉金人之命向南伸張他的勢力;另一麵對各地叛軍反賊進行撲剿滅,大金兀術受到重創後,養精蓄銳,暫未有南侵的意圖,江山社稷相對暫安,但江湖之中卻再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