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梁夫婦對望一眼,沒想到皇上剛賞賜自己,秦檜便登門拜訪,這到底打得什麼主意,便是梁紅玉聰黠過人,韓世忠深諳為官之道也不得而知,對梁紅玉施以一個眼神,令其不要驚慌,自己整理衣冠前去迎客。
秦檜從遙遠的女真族北國安然無恙地回到南宋,就連原配王氏也一並送回,這其中明細足以成為天下漢人百姓口中談論的話題,此刻他位居宰相,深得高宗信任,有了秦檜的“忠仆過人”,趙構高興得連覺都睡不著,視其為忠貞報國的大忠臣,既受盡淩辱,骨氣不失,要好好表彰他對大宋的忠誠,彌補多年朝廷對他的彌補,單論這份忍辱負重足能感到天地,成為朝野內外效仿的榜樣。其實天下百姓已是爭相議論,說秦檜如今被金人完顏昌送回,其中必定是為金人充當眼線。韓世忠、梁紅玉略有所聞,對於此人不得不警惕。
韓世忠前去相迎,說了幾句官場的套話後將他引到客廳會客,這秦檜比韓世忠大不了幾歲,曾當任中丞禦史,雖是進士發家,相比韓世忠的仕途倒也算得上順風順水,自靖康二年被金人連同兩宮一道擄至金人北地後,已有足足三年時光,一回高宗身邊竟然搖身一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不得不令韓世忠警惕。秦檜一介文儒出生,不像韓世忠等武將身手不凡,戰功赫赫,身邊少不了隨行貼身的護衛,但此番登門拜訪,他身邊帶來兩位年輕人之外再無他人,韓世忠奴仆雖少,勤儉樸素,宰相上門豈能怠慢,親自為他泡了一壺碧螺春,秦檜婉拒,要韓世忠陪他在府第裏逛逛,譴聊閑談一番。
秦檜先恭賀道:“韓將軍為大宋竭盡心力,鞠躬盡瘁,天下百姓無不為之敬佩,先後兩次救皇上於生死危難,功勞足可榮膺三公之位,近來又得知將軍封為浙東路防禦使,神武營左軍統製等職,賜予良田百畝,臨安府宅一處,可喜可賀啊。沒想到韓將軍舉家清貧,就連像樣的家丁奴仆都沒有,府宅更是空蕩得很,不愧為我朝廷垂範的榜樣啊。”
秦檜在高宗敕封韓世忠的府第內有賞,韓世忠緊隨身後,猜測不透這人一回來便想拉攏自己還是暗查自己,其心叵測,不得不防,在二人身後緊隨著四人,兩位是秦檜帶來的,年輕公子打扮;另兩人便是韓尚德與李吟風,李吟風身份還來不及向韓世忠自承身份,被秦檜造訪一事阻礙,一身戎裝,威武神氣,這四人個個朝氣蓬勃,在韓世忠、秦檜身後自成一道風景。
韓世忠賠笑地回應道:“秦相過譽了,韓世忠不過行伍出身,由一員無名小卒走到今日,別無長處,靠得就是忠心耿耿,毫無二心,此宅既是皇上隆恩賞賜,韓某不敢居功自傲,自當勉勵發奮圖強,早日為大宋化解危難。相比秦相在胡虜的監牢中所遭受的苦難,身陷牢獄之苦,其心還念念不忘本分,時刻對大宋抱有忠節,此等風範令大宋文武無不尊崇,韓某人生活上簡樸也是理所應當。”
秦檜頓步,不由淒苦地道:“能為大宋效力,秦某人就算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過往之事就休要再提了,今日除了來探望韓將軍還有幾件要事需要請教?”
韓世忠站定身影,記懷在心地問道:“秦相但說無妨,韓某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隻要能為大宋出力,為天下百姓謀福,萬死不辭。”
秦檜笑道:“韓將軍太謙讓了,隻是一些家事,聽說你最近為報征討方臘時的指引之恩,苦於找不到故人之子而愁眉不展,可有此事?”
韓世忠惶惑驚詫地應道:“正是!想不到秦相消息靈通,韓某慚愧,自家些末小事竟然勞秦相費心了,親自過問,實在令人貽笑大方。”
秦檜笑道:“秦某也是聽說,朝廷之內最為敬重之人非將軍莫屬,你的家事便是我秦某家事,何況韓將軍為大宋、為聖上、為黎民蒼生、為天下無不是恩重如山,如家事纏身,為之耿介於心,難免會影響盡忠效國的大事,此事怎能算是些末小事呢?”
韓世忠暗驚失色,誰會料到秦檜今非昔比,就連自己此刻為何事焦慮也了如指掌,背心不禁直冒冷汗,揣測道:“時隔三年,秦檜早已不是我所認識的秦檜,想不到他為了穩固地位,籠絡人心,竟然膽大妄為到打起我的主意,此人果真來者不善。”正色道:“韓某自會妥善處置,絕不因此而分散對大宋的忠心,謹請秦相放心。”
秦檜平靜衝淡地道:“韓將軍言中了,切莫誤會,韓將軍熱心仁慈,扶困救危,天下人人敬仰,聽聞於宣和二年於睦州收容了恩人之子作為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