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三護過河誌未酬,小試牛刀出奇招(一)(3 / 3)

王彥傳令部率全體將士,四處揚言要直取北地,將聲勢造的浩大,好引完顏宗望上鉤,這招引蛇出洞的計策其實想斬獲大宋數百年來蒙受奇恥大辱以來的一位元凶首級,收複失地不過是混淆金人耳目的手段罷了。

這一仗打得並不順利,李吟風終於能酬酢多日的誌願,好好借此機會戴罪立功,自己不過仍是一員小卒,手中緊握著那柄“昆吾石”與身邊“八字軍”將士一道殺入重圍之中,金人敵酋坐鎮於城內不出,與李吟風等人短兵相接的不過是金人之中的千夫長,百夫長等小將,兩軍在城外十裏的山地密林中展開廝殺。

即為前營將士,李吟風仍舊率先被派上迎敵,不過年輕的他沒有封拜官至什麼品銜,至今半功未建,差點還被王彥治罪砍了腦袋,這次他與前營數千名將士一道衝殺敵陣,便是要旗開得勝,建功立業,好好改善眼下的難堪窘態,也好在日後殺敵之中將自己半年之內所學的奇計兵法派上大用場。

前營並非位置於前,更非一支軍隊的所在的方位在前,而是先鋒營的意思,李吟風也不過馬前士卒,與金人前鋒首當其衝,這時的他已經不如往昔一樣舍生忘死地與金人拚命,而是親手帶著自己製作的神臂弓參與這場大戰,還將自己製作簡易,取材方便的技法在整個前營中廣為流傳,金人冶鐵煉金之術精良,加上兵卒個個常年征戰,經驗均豐足於“八字軍”,而且從小個個以打獵為生,養成了嗜殺成性,加上戰騎健壯猛力,彼此之間心意相通,在熟習用兵,精通射騎的主將指揮下更是配合默契,勇猛異常。宋兵大多是戰場經驗不足,年輕者更是沒有麵臨戰事,多數是各地因金人南侵,不甘屈服奴役,未能形成合力的烏合之眾,自然一遇強敵並非簡單的拿起武器就衝,事先早有準備,先以兩百人的刀盾手擋著最前,中間以四百人分為兩撥站於其後,相互配合著朝凶殘的金人兵馬射擊,配有弓弩手,一旦金兵到了射擊範圍之內,箭矢如蝗,齊飛並發,金人沒料宋人竟然學了聰明,但素來嗜殺凶狠的金人無膽怯之人,身後還有一遇懼敵後退者力斬不饒的百夫長,千夫長,硬著頭皮也要前進,冒著箭雨急下,金兵死傷無數,哀呼慘叫聲不絕,李吟風見到百步之外的金人相續倒在血泊之中,心底不禁誌得意滿,換作以前一見到敵人便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拚殺,殺到最後,刀傷幾乎遍布全身,體無完膚,而己方無後援,身處舊時漢地,但金人源源不斷增援,便是有使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力氣也難將金人大敗。未能戰禍敵酋之首,這群金人便會前仆後繼地湧上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敵先斬將首。

弓箭乃是單人使用殺傷力最遠,最強的兵器,足能取敵性命於百步之內,刀劍最多不過殺人於十步,但兩者靈活運用,近到十步之內便以刀劍斫之,禦敵之遙當然以弓弩遠射,這數月之內,李吟風從畢雅涵這位既懂道家養生之術,又精通擅長輕便巧妙器械製作應用的小姑娘手中學得了如何製作殺傷力極大的弓弩,而且太行山上草木諸多,種類繁雜,大可以就地取材,因地製宜,幾乎將太行山之間的樹木都製成了破敵弓,神臂弓,人手一件,其為大用。當然這弓弩不過是李吟風所學之中的牛刀小試而已,還有許多對於自己來說是新奇古怪的東西,隻因戰事緊迫,未能一一派上用場,否則恨不得將畢雅涵所傳授的使用個遍,皆用以對付金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