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形跡敗露(3 / 3)

尤榮鎮定自若地對眾位同門的義憤感到快慰,心想自己所遭受的辛苦也是值得的,但眾怒難平,自己總不能激憤而置之不理,何況今日的重點不在這些江湖瑣事之上,列位師叔伯還在亟欲處理少林寺當臨遭受的困境,怎會任由個人在此嘩眾取寵。幾將開口勸阻,一時又覺與眾位所說大感敬佩,情投意合,將欲說的話又生生咽回咽喉,任由大夥兒逞一時口舌之快,大泄這股鬱憤。

正置局勢不得控製,個個都恨不得執戈馳騁沙場,以酬壯懷熊誌;甚至有的存同求異,那怕能快意恩仇,殺盡天下奸惡宵小,也算是畢生所習少林寺的俠義,相報天下於安寧。也正因眾人義憤填膺,激起了最血性的一麵,這本是方丈本悟所期盼的,不過見上百位得意門徒直率坦誠之即也不橫加阻擾,相反是置身事外般的清閑起來。屋內傳出本相的聲音,他一言平息眾怒,憑借個人精純的內力以洪鍾大呂的氣勢將眾人的嗬責謾罵壓製下來。“這些事於少林寺清規不合,眾位可恨,老衲也感同身受,但如此暴躁易怒,除惡務盡,實非勸人歸善大相徑庭了,就算十惡不赦之人也該規勸回歸正途,如若不然,怎會有佛祖投身虎口的善行,前朝臨濟宗師受棒打悟道與馬祖百丈之內大喝弟子幡悟的佳話。如此恣意妄為實與這等匪類無疑。”眾位啞然失色,不少人都不敢大聲在前輩高人麵前大聲喧喝,隻得在咽喉處嘀咕囁嚅著,什麼縱虎歸山,太過仁慈,抱怨身在佛門等雲雲更是激越,方丈本悟麵露曬然,以淳綿柔和的聲音大加勸慰道:“師兄所言正是,我等釋家子弟怎可妄動大明,雖當年有曇宗等人下山為救黎民蒼生,平息戰亂,換得大唐基業穩固也是出於普度眾生的善念,最後還是觀瞻淡泊,回歸證道麼?此事亦非我等左右,自有公道在人心,深信此人不加悔改必遭業報,而當下急迫並非談論世俗的惡善,請諸位暫時聽尤榮師侄將一番辛苦好好稱述,貧僧自有定奪。”

李嘯雲怒不可遏,這位方丈真會諳熟世俗,深悉人心,讓他撿個現成的大便宜,本相的苦心勸益也隻能暫平息一時之怒,沒想到方丈出麵竟會是憫聆恭從,教化大眾足見他的身份地位顯赫德勳,更是在眾位弟子心目足顯尊恭。他的為人真與那個秦檜無疑,隻是方丈滿口慈悲佛法,身在釋門,竟會也有如此重的機心,真令自己為本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