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詞曲不過寥寥百字,就把“東南形勝、三吳都會”的杭州錢塘描繪的像畫中仙境,加之唱者更是聲音若勝夜鶯黃鸝,更讓人深陷其中難以情難自禁,難怪此詞能風靡一時,就算像王宗這樣沒去過杭州之人聽了之後也感到猶如親身其中一半,可見原作者和這名頭牌花魁的魅力之巨,讓他放下了心裏的宏圖誌向,深深為之美景吸引。
此人也早聽聞過柳永的詞,是當時詞牌之中傑出代表之一,也是婉約派的先驅者,在整個大宋詩詞領域影響極大的人物,此人初叫做“三變”字耆卿,家中排名老七,又被人們稱作“柳七”而平身屢試不第,直至五十方中進士,曾官屯田員外郎,人們又常稱他“柳屯田”生平因仕途失意,從追求功名漸漸變成為流連坊曲青樓煙花之地,以樂工歌女填詞,以譴其才華,以至於寫下許多風流鄙薄詩詞。此人還精通音律,常創作大量適合於歌唱的慢詞,這首《望海潮》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其中還運用了大量的地方俚語和鋪述直敘的手法,將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將宋詞發揚光大,影響後世之作也起到了不可抹滅之功。
此詞寫於宋景宗景德元年,(正是這個時候,景德鎮的瓷器真正成為皇家的禦用,以前都是汝瓷占據整個官窯皇家用品,宋景宗將這一年定為景德。)
柳永當時所處可謂是國泰民安,至宋朝盛華之時,百姓安居樂業,市場街巷繁榮的景象,本人從家鄉初到杭州,見到這般繁榮景色,不由心血來潮,快意抒情,自己對生活和前景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王宗也是會意地笑道:“看來今日不枉須此行也,想當年這個柳屯田見到西湖、錢塘、杭州都是走不動路,將所見所聞留下了如此美妙的詩詞,真是助我成就立業的好詞啊。”
心裏也在想到另一件事,就是剛被大宋朝撲滅的方臘此人也算是雖敗猶榮了,暗忖道:“方臘啊方臘,果真有先見之明,這般人間天堂盛景稱王拜帝,古往今來不過隻有幾人如此,一個是五霸之一的勾踐,一個是三國的吳王――孫權,一個是錢塘王――錢樾,還有一人就是你,不過你有名無份,大宋昏君不承認,反而將你連根拔起,不過也讓本王羨慕不已啊,如此難以言喻的地方逍遙快活,即使是敗了,也不枉此生了,我定要揮軍南下,占據這個天時、地利、人丁興旺,屋櫛鱗比的餘杭之地,讓終年冰封雪飄的生活永遠遠離。”旁邊的“傻癡子”看出了主子的心事,也是竊笑地低聲問道:“狼主,你真下定決心了,要向大王進諫,揮軍南下?”
王宗一臉陰翳地笑道:“這個毋庸置疑,隻是遲早之事,不過我看此事也不必操之過急,還要靜觀其變,首先我們要做的三件大事才是當務之急。”
“傻癡子”也知道那三件事,隻是不敢在此間說明,生怕泄露機密,耽誤了自己主子的正事,第一件就是結盟宋朝,第二件無疑就是消滅一直以來欺負剝削自己的契丹人,第三件就是興兵南侵,占領中原。
這簡直就是驚天陰謀,而這群人不是別人正是女真族的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完顏宗。
此人早就垂涎於大宋的江山,所以不惜千裏迢迢隱姓埋名來探訪南朝的如畫江山,好作好鐵蹄鎧甲,大興兵馬南侵的陰謀。
想不到一首《望海潮》就成為了金主南下入駐的決心之作,讓每位金主都不由朝秦暮楚,不得不打起餘杭之地的主意。
王宗此人也正是完顏宗,後來成為靖康之難的罪魁禍首之一,其人武力驚人,善於用兵,精通騎射,窮兵黷武,是位野心勃勃的瘋子,他微服私訪南朝的目的就是醞釀陰謀,再者親眼目睹南朝的朝政到底腐敗到了什麼程度,便於自己向金主進諫,也算是盡忠盡職的輔佐之才。
王宗隻是掩人耳目的一個虛假身份罷了,來南朝的目的還有一個重要身份就是來充當使臣,麵見當今的皇帝――趙佶,聯絡感情,結盟商奪滅遼大計而來的,不過他喜好遊山玩水,也不急於求成,先來杭州走走逛逛,開闊視野,舒展胸懷來的,更有一層意思就是為日後定江山做好長遠打算,可謂深謀遠慮。
不過他不像那些凡夫俗子一樣都被今晚的頭號花魁的美色所吸引,個個臉上表露出一種垂涎三尺的醜陋麵相,知道這個身著紅衣的女子也定不是尋常之人,看她的打扮倒似一個將門之後,說不出什麼原因,這個女人給他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或許感覺到日後會與她再碰麵。
(完顏宗即金太祖四子,又名兀術,大宋百姓都稱其為四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