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城(1 / 2)

石城,位於滇省南部,是一座人口不到五十萬的小城。相傳在神話時代之時,雪龍山神與樹神因地界之爭發生爭戰,交戰之際雪龍山神不慎被樹神抽中,從神體脫落一巨石,將原本被密林覆蓋的下方生生夷為平地,後來石城依此而建,名字便由此而來。

雖說是小城,來頭卻並不小,明清時期曾是滇省數的上的繁華城鎮,奈何後來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小城逐漸沒落下來,便不複往日榮光了。

改革開放後,國家政策開放了邊境,滇省與越南、老撾等鄰國的貿易活動便活泛起來,華國向來不是盛產咖啡的國家,因此越南咖啡等一些異國特產特受歡迎。

然而,隨著這些東西進入國門的還有一個索命鬼—****。稍微有點法律常識的人都知道,在華國****這東西碰不得,五十克就能夠讓你在監獄裏過一輩子甚至喪命。但人嘛,總有那些膽大愛財不要命的。

西雙版納有著華國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那些被緝毒警察追的走投無路的毒販子一頭紮進去,隻要膽大心細就能夠有一半把握擺脫條子活著出來。

而石城距離西雙版納僅有五公裏,又不想版納那樣惹人注目,變成了毒梟們嚴重天然的毒品集散地,因此從小到走街串巷的無賴毒販到大到一筆交易足夠自己死個千百回的大毒梟都在石城有個名義上的公司辦事處,這也成就了石城一個小鎮現如今的異常繁華。

石城並不寬敞的到處可見一種奇怪現象:一輛足以秒殺燕京那些所謂的超跑俱樂部大少的豪車驟然停下,走下車來的卻是一身著地攤貨,相容平平的偽**絲,所以石城人都銘記在心的一句話便是:低調做人,因為你不知道一個掃地大媽的背後有幾棟別墅,銀行賬戶的小數點前有幾個數字。雖然金錢買不來自己的生命,但買走別人的還是挺容易的。

三月的曙光剛剛照射進石城,小城便如一鍋開水般沸騰起來。古鍾樓一側的早市也早就人聲鼎沸起來,吆喝聲叫賣聲不絕於耳。早市入門不遠處有一老伯賣炭烤豆腐,遠遠地尚未進入市場便聞到一股怡人的焦香,老伯低頭翻弄著炭爐上的豆腐球,完全沒有注意到一個身形頎長,體型勻稱,身著運動衣的秀氣少年出現在他的麵前。

“黃伯,早啊。”少年的聲音很輕,生怕嚇到正在忙活的老人。

老伯抬頭看見少年,臉上的皺紋頓時笑成了一朵花,“啊,方淩啊,嗬嗬,今天這麼早啊,今天吃多少啊?”

“給我來三十個,嘿嘿,黃伯,咱全石城烤豆腐的手藝就數您老人家一絕,百吃不厭啊,老何前幾天還跟我念叨讓我多帶點回去給他呢。”

“哈哈,你回去跟老何說,讓他來我管他吃個夠。”老伯嘴上說著話,手卻絲毫不慢,三十個豆腐已經撒料裝好,遞給了方淩。

“恩,記住啦,回去就告訴他。”方淩接過豆腐,隨手從兜裏掏出二十元,塞在黃伯手裏,便向市場外跑去。

黃伯低頭一看,立馬腳步蹣跚的追了出去,“方淩,等一等,給多了,多了五塊啊!”

早已跑遠的方淩回頭大喊“黃伯,算到下一次吧!”便再次轉頭向前跑去。

黃伯無奈的搖搖頭,臉上卻帶著一絲寵溺的微笑。“這孩子”

方淩在黃伯返回市場後便停止了跑步,悠閑的邊吃豆腐邊向家裏走去,其實早市中買炭烤豆腐的不止黃伯一家,但是老人家手藝好,味道正宗,人又特溫和實在,豆腐的分量絕對足夠,習慣跑步後到早市買早餐的方淩吃過一次後便不能忘懷,於是天天到黃伯的攤上買豆腐球當早餐,隔壁被始亂終棄的包子鋪老板娘幽怨的眼神始終讓方淩不忍直視。

時間長了,方淩與黃伯便熟絡了起來,方淩後來才知道黃伯曾有一當警察的兒子,家中還有兒媳和一大胖孫子,後來兒子在一次執行任務中殉職,老伴傷心過度,沒過多久也就跟著去了,僅僅留下黃伯與還挺著大肚子的兒媳。

本該是退休頤養天年的黃伯無奈之下隻得起早貪黑的重操舊業賣起了炭烤豆腐,畢竟孫子出生後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每天淩晨四點多就開始生炭爐,給兒媳做好早飯自己來不及吃一口,黃伯就推車到早市來賣烤豆腐,生意最好時一天也不過一百來塊,對於有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和暫時失去勞動力的少婦的家庭來說,難免有些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