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被叫做“學前班”——解釋就是它是大學前的最後一程。但是傳統使然,複讀是這所高中的常態,如果不複讀,倒像領了證沒辦婚禮一樣不完整。
三八班是文班的複讀班,幾乎這麼多年,高三都是5個應屆班,2個理科複讀班1個文科複讀班。隻3個複讀班不是因為上大學走了,而是轉學複讀的不少。
天已經是到5月份,早晚10幾度,中午30度的強大溫差。又是臨近高考,高三及高四的學哥學姐們都在努力衝刺。老師吩咐,自修課可以去三八班上,多像他們學習一下,也提前感受高考的緊張形勢。
晚上章義叫新幕一起去自習。複讀班不在新建的教學樓上,十幾年蓋好的平房教室是他們的學習所在地。進教室,平靜的很,不是都學著呢,而是人少,10幾個人,鬆鬆垮垮的,像武大郎穿了他弟弟的褲子。老師沒在,大家也悠閑。其實在也一樣,進入複讀班,就像工廠進入了自動化,沒人管你。找了個靠邊的位置坐下,新幕無聊之極。都說知識無極限,可是麵對一大堆語數外課本,再學一遍有什麼意思,書讀萬遍其義自現還是溫故而知新啊。
還有兩個月就要期末考試了,課本早已經學完了,剩餘的時間就是複習然後再複習,然後等待考試,準備升級或者留級。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曆史,5科目就像人的5個手指頭一樣,粗細不一,長短不齊。5個手指一般的被稱為天才,或者有人羨慕但是無人敢比。新幕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不由的伸出自己的右手:拇指最粗但是最短,中指最長但是在中間被擠壓著,小指最細,可是靠在邊上,也是圖個清閑。無名指比較慘,沒什麼特點卻遭受著中指一樣的苦難,嗯,好像不對,人們好像給它了某種安慰,穿金戴銀是早晚的事。
那邊,章義正在窮追不舍的問一個女生問題,一口一個姐姐的叫著,所問問題比較大,“文科怎麼才能學好。”此問題就像“怎麼才能懷孕”這個問題一樣,能回答但是複雜。新幕這邊側耳聽著,等那位師姐的答案。
師姐神情自若,莞爾一笑,師姐成了神仙姐:“好的更好,不好的努力做好。”“姐姐,姐姐,哇!你概括的好精辟啊,不愧是文科的。”章義使勁拍著。
何新幕噗嗤一下笑了,心說這還叫精辟啊,那麼懷孕的問題,一個插字我也能回答了。師姐的答案好像不是回答了章義的所問。“好的更好,不好的努力”似一把萬能鑰匙,相對應問題都能解答吧。比如,理科怎麼才能學好啊,語數外怎麼才能學好啊,都是一樣,說白了就是取長補短的意思。
老馬走後,新幕開始和章義一個槽子吃飯,平時上課下課在一起,朋友情誼建立。
7月高考熱火朝天,高一高二的放假三天,給大哥大姐們騰考場。最新消息,後年高考形式改變,實行“文綜”“理綜”考試,文科新增地理,理科增加生物,老師叫大家假期趕緊多看看地理課本。新幕回家翻箱倒櫃,隻找出一本世界地理和一本中國地理,並且封皮都沒了。初中時期的課本蒙塵多年,終於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