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核酸案例為我們繼健治一號CRM成功實施後的第二個運用數據庫營銷獲得非常大的成功案例。自2001年開始,主要在珍奧上海、北京、遼寧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浙江省、湖北省、廣東省首批推廣,效果顯著,2002年開始,珍奧集團在全國範圍內全麵推廣數據庫營銷借助安淩CRM軟件,2001—2004年期間,成功幫助其客戶資源從不到10萬增加到300多萬,營業額從2000年的3個億增加到20個億,不僅擺脫了核酸風波的危機,還創造了數據庫營銷的奇跡。
2002年中脈科技正是看到珍奧的成功,全麵引入安淩CRM,開展數據庫營銷,2002—2004年客戶資源從11萬增加到300多萬,年銷售額從1.5億增加到18億,創造了3年業績增加12倍的數據庫營銷神話。
中國最著名的策劃大師葉茂中寫的關於珍奧是如何成功度過核酸風波危機的文章,其中提到的CRM就是安淩CRM,其實當時業內都認為其很可能將成為第二個三株,但珍奧不僅成功度過了當時的危機,還成功地實現了轉型並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值得大家思考的是:通常中國的企業一遇到危機往往就是滅頂之災,產品危機的直接後果就是企業危機,到底是誰救了珍奧?如何將產品危機與企業危機分離,以下這個案例非常值得您一讀。
珍奧核酸的“水性營銷”
很多時候我們是要憋著一口氣生活的,但珍奧核酸的這口氣憋得太久了,整整3年的時間!所以當看到200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珍奧核酸再度浮出水麵的時候,我們禁不住感慨萬千。珍奧核酸何以再創年銷20個億的輝煌?
珍奧核酸浮出水麵
當珍奧借助猴年“珍奧核酸杯觀眾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和大量電視廣告投放重新浮出水麵時,所有熟悉珍奧的人都不會忘記發生在2001年的那次“核酸媒體風波”。即使當年那場“核酸營養是個商業大騙局”的始作俑者恐怕也不能明白,珍奧核酸不僅能夠在那場風波中活下來,並且活得挺好。
2001年2月22日,南方某大報在頭版發表了標題為《三位諾貝爾獎科學家指斥中國核酸營養品》的文章,由此引發了全國數百家媒體對核酸營養品牌的炮轟,珍奧核酸的銷售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銷售急劇下滑,損失極為慘重。
在核酸論戰多時、口水橫飛之際,珍奧發現此時發表任何言論不僅聲音微弱,而且會更加激怒發難者,成為眾矢之的——畢竟這是一個傳播大於事實的時代。所以在一片混亂中,珍奧果斷地選擇了沉默。這種沉默在很長時間裏成為保護珍奧核酸最有力的手段,並影響了珍奧後來幾年裏的營銷方式。
在人們的習慣思維裏,一個被鋪天蓋地的媒體罵過的保健品一定死了,不死才怪。那麼珍奧成功的奧秘在哪裏?
差異化定位+卓越的產品力
一直以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不斷上演著一幕幕的沉沒與崛起。在我國核酸產業基本一片空白的時候選擇核酸產業,這是珍奧抓住的第一個機會。
1996年珍奧核酸立項;1997年珍奧核酸提取技術通過鑒定,並獲得國家專利保護;1998年珍奧建立了年生產能力達15億元的我國第一個核酸產業化基地,並生產出我國第一代核酸營養產品——珍奧核酸基因營養素。在其後的短短3年時間內,珍奧核酸發展迅猛,在全國建立了1000多家專賣店,擁有全國核酸市場90%以上占有率。
然而2001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核酸媒體風波”卻讓珍奧核酸麵臨滅頂之災,幸好世界上對核酸最有發言權的兩種人支撐了珍奧核酸:
·真正從事研究和科學實驗的核酸營養專家站出來了。2001年3月21日,國家衛生部中國保健學會就“中國核酸類物質應用與健康相關產業發展”舉行了聽證會,結論是“核酸有益健康”;衛生部批準的包括珍奧核酸在內的10種含核酸保健食品是經過嚴格審查的,符合有關審批的規定,並且通過了產品監督抽檢。
珍奧核酸的消費者也站出來了。數以萬計的支持電話、傳真、信件、電子郵件,傳到珍奧在全國各地的子公司,又從各地彙集珍奧總部。時至今日,珍奧核酸非但沒有被毀滅,反而愈發精神抖擻,這跟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見珍奧核酸卓越的產品力毋庸置疑。
不斷適應環境的營銷手段
其實,早在1999年珍奧就遭遇過一次危機,不過那次不是媒體風波,而是營銷隊伍的風波。當初珍奧核酸在全國市場的營銷方式還十分傳統,完全從三株克隆而來。由於某個特殊原因,當某一營銷老總導致營銷班底一夜崩盤時,全國的市場就癱瘓了。隨後珍奧改走專賣店的線路,這也是更適合陳玉鬆本人性格和珍奧核酸產品本身特點的營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