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車技、安全文化、安全理念,駕車經曆等層層考試,資源部最終選出四個司機,將他們的資料送給總裁,由總裁親自考核,定奪。
總裁的考核非常簡單,他同時問四個司機:“憑你們的能力,你們可以把汽車開到離懸崖邊多遠的地方?你們一個一個地說。”同時,將微笑的目光,投向第一個司機。
第一個司機說:“我可以開到離懸崖1米的地方,保證不會出事故。”
總裁笑而不答,將目光投向第二個司機。
第二個司機暗暗吸了口氣,為了證明自己的車技比和一
個司機說,於是說:“我可以將車開到離懸崖半米的地方,絕對不會出事故。”
第三個司機早在一旁等得急不可耐了,為了戰勝前兩位司機,謀得這個職位,他咬了咬牙,不待總裁發問,就搶先說道:“憑我的技術和經驗,我可以將車開到離懸崖10厘米的地方。
總裁的臉色,一下陰沉,沒有作聲。
第四個司機,一聽前三個司機的話,禮貌地站起來,對總裁鞠了個躬,說道:“總裁先生,我想在前三位優良的駕駛同行麵前,我是不勝任這個工作的,所以我自動退出,能不問到你的問題嗎?”
“為什麼?”總裁深感訝異,其他三個司機也迷惑不解。
“因為我不會玩心跳,我會把汽車開得離懸崖遠遠的。”第四個司機誠摯地道。
總裁不易察覺的陰沉表情,猛然亮起一抹微笑:“我的司機,就是你了!我日後的交通安全,就交給你了!
總裁的用人標準,也許會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將車可以開到離懸崖10厘米的地方而不出事,車技該是多高超啊,總裁為什麼不錄用呢?
但細想來,總裁的決定,確實是高明。有多少人正是技高大膽,在盲目的自信中,挑戰安全,而在一念之間,在玩心跳的一舉之間,讓災難發生,在玩心跳的一瞬間,卻永遠玩掉了自己的小命。
玩心跳,玩刺激的人,即使偶爾僥幸沒出事故,但他們身上、行動間,卻總是在醞釀著事故隱患,一旦遇到外部環境的觸發,就會刺激他們的冒險念頭,危險就在他們“玩心跳”的舉動之間,瞬間被引爆。
作中,在安全的問題上,我們隻能欣賞第四個司機,防範在先、警惕在前;不玩心跳,不尋刺激,踏實而務實地工作,遠離懸崖,遠離危險,才能為自己、為他人的生命,築起一道安全的長城。
第七節 危機麵前清醒冷靜是關鍵
在工作危機麵前,清醒與冷靜,確實比黃金更重要。
在危機麵前,麵對眾說紛紜,既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又要在反製措施的選擇,力度的拿捏等方麵,都需要有格外清醒冷靜的頭腦、格外清醒冷靜的應對。
在危機之中保持清醒冷靜是關鍵,因為清醒冷靜,能使我們理智、客觀地分析當下局勢,用清醒的頭腦得出正確的對策,不僅做到了明哲保身,同時也為企業的重整旗鼓、重打萬裏江山、重建偉業,創造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先機。
在危機之中保持清醒冷靜的人,懂得了解問題的關鍵,從而從薄弱之處入手,往往能功到自然成。
在危機之中,麵對混亂繁雜的事務,所麵臨的挑戰愈是巨大,所能保持的清醒冷靜的態度,便愈是難能可貴,也愈是重要關鍵,因為清醒冷靜,能使我們在險象環生中,不畏怯不逃避,始終保持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清醒之心,像一棵立在沙漠之中迎風不倒的樹一樣,成為企業的脊梁。
在企業危難、局勢動蕩之時,隻有保持清醒理智,才會至始至終,都立足於企業發展的大局戰略,堅持既定目標,牢牢把握製度創新這一核心,集中精力抓推進,心無旁騖抓落實,才能將企業帶出眼前的困境,重新開創出新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