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為了愛犬
文藝
作者:張曉
2011年,原研哉發起了一個旨在為寵物犬設計寵物家具的設計活動,並在日本、美國、中國等地巡回展覽了世界著名設計師在這次活動中所設計的作品。而這次名為“設計:為了愛犬”(Architecture for Dogs)的著名活動,則正是同名圖書《設計:為了愛犬》的由來。
對於寵物犬,愛狗人士或許可以滔滔不絕地講上很多。然而“狗狗的建築”這樣一個概念,卻多少顯得有點特別。對此,原研哉解釋說,之所以選擇為狗做設計,除了狗作為人類最親密的寵物,擁有跨文化的普及性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層用意那就是寵物犬多變而又完全區別於人類的體量,會使得設計的尺度變得非常特別,而這一點對於習慣了“為人類服務”的設計師和習慣了“為人類服務”作品的觀者而言實際上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通過這樣的設計活動,原研哉希望人們能夠以全新的尺度來重新審視和思考設計本身。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設計:為了愛犬》一書中不厭其煩地介紹了服務對象——不同品種犬類的習性和體型尺寸。而這一點對於愛狗的人們來說也同樣是非常有趣的閱讀重點。
同時,本書按照原研哉的計劃,將每一位設計師為寵物犬所做的設計都詳細地繪製了設計圖紙。這不僅包括設計草稿、作品基本尺寸,而且還包括設計成品的加工方法和安裝方式。在妹島和世為比熊犬所做的設計方案中,甚至還附帶了犬屋織物部分的毛線鉤針針法說明。原研哉希望通過這種完全開放的方式,讓人們可以按照圖紙自行組裝,將獨具風格的設計帶回自己家中,最終得以讓設計理念迅速被大眾實踐。而對於讀者們來說,這種包含了“DIY精神”的內容,則又為這本有趣的讀物平添了一份樂趣。
試讀:
照片中的比熊犬明顯在開心地笑著。在攝影棚,比熊雖然是第一次看到犬屋,但卻很快地沉浸在了這個與自己皮毛幾乎一模一樣的犬屋,久久不舍得離去。全屋中央呈凹陷狀,打造沙發造型。另外,設計者還在犬屋的背麵留了一個洞,狗狗可以在環狀空間中容身。
作品說明 妹島和世
比熊犬的毛極具特色,潔白蓬鬆,讓人想起棉花糖,又像是天上的白雲。眼前的這座建築就像是將身裹極富魅力的毛皮的比熊犬直接放大了一圈一樣。整體形狀像是把一個球稍稍壓癟後做出一個凹陷,而這裏正好供比熊犬“安居樂業”。設計力圖達到這樣一個效果:當比熊犬臥於此時,建築能與它融為一體。結構製作相對簡單。將中纖板(MDF板)剪切成帶狀後,調整為圓形,構成環狀,隨後,在一點點調整相關部分半徑的同時將整體結構設置成放射狀。所有材料之間通過風箏線相連。結構完成後,在上麵用毛線做麵。毛線的編製方法力求呈現蓬鬆的效果。在建築的後部有一個打開的小洞,比熊犬可以由此進入。
——《設計:為了愛犬》ARCHITECTUREFOR BICHON FRISE·妹島和世×比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