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三十多年前,上官晴畢業於劍橋大學遺傳工程係,並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放棄了國外的高薪聘請和設備齊全的實驗室,跟自己的同學趙蔓——也就是後來的妻子——一起回國工作。
兩人誌同道合,感情深厚,回國不久便結為夫婦。當時國內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學術氛圍並不濃厚,國內更看重的是見效快、能創造效益的科研項目,遺傳工程並不熱門。在導師的扶持下,通過不懈的努力,兩人在北京建立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遺傳實驗室,致力於基因工程的研究。當時即使在國際上,基因工程也是一項相當前衛的學科,許多這方麵的知識都還是一片空白,而兩人的研究方向是人類基因的優化和整合,這更是一個冷門中的冷門。
關於這個課題,因為對技術、設備要求很高,而且涉及到倫理問題,在國際上都是鮮有人問津的,不用說在相對封閉的國內了。為了避人耳目,兩人對外宣稱是搞水稻雜交實驗,而且不時有這方麵的論文見諸報端,這對於兩位遺傳工程方麵的奇才來說可是小菜一碟。
通過幾年的時間,兩人在人類基因優化整合方麵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已經在黑猩猩身上取得了成功,應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了。但問題是,以當時的輿論導向,兩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取得在人類身上進行臨床實驗的資格的。經過磋商,兩人最終決定在自己身上做實驗。
他們首先進行了體外受精,成功獲得兩個受精卵,一男一女,然後對這兩個受精卵分別進行了基因優化。在兩人的設想中,這應該是集合人類所有優點的完美作品,相貌非凡自不必說,關鍵的是他們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高智商和極高的學習能力,同時,上官晴夫婦還努力修正了現在已知的所有人類致病基因,使之擁有出眾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體魄。之後,這兩個受精卵被植入到趙蔓的子宮內。
十月懷胎,隨著兩個嬰兒先後呱呱墜地,趙蔓也因為產後大出血搶救無效死亡。上官晴悲痛欲絕,隻是為了兩個孩子,才沒有追隨愛妻而去。
女兒嫣然麵貌酷似她母親趙蔓,上官晴每次見到女兒,都要引發對愛妻的思念。萬不得已,他隻得忍痛將女兒送給一個遠房親戚撫養,而兒子則由自己撫養成人。
至於那個困擾兩個孩子的夢境,據上官晴追憶,浪漫的愛妻生前酷愛寫作,這個夢境實際是她小說中的一個經典情節,趙蔓生前曾不止一次向上官晴提到過這個細節,兩人還饒有興趣的設計了兩個故事主人公的形象。正所謂情人眼裏出西施,由於兩人感情深厚,彼此認為對方便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形象,所以這兩個角色實際上是以上官晴夫婦的形象為模板,略做美化設計而成的,更令人叫絕的是,他們自己兩個孩子的麵貌也正是根據這個夢境設計的。由於兩人對這個故事情節念念不忘,最後竟然以夢境的形式遺傳到兒女身上,不由讓人慨歎造化弄人了。
上官虹恍然大悟,不禁又是高興又是難過。高興的是,自己憑空多了一個好妹妹,難過的是,自己剛剛以為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轉眼又要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