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叢書序(一)(1 / 1)

中國航空工業要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進行國際化開拓,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與世界航空航天企業共謀發展,需要的是強大的技術支撐。構建先進的技術研發平台,加速推進前沿科學技術的研究,加速推進航空發動機技術和航空先進材料技術領域的基礎及應用技術研究、新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關鍵是要有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航空航天專業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知識的傳承,這套《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資源。

習人之長,補己之短,正視不足,奮發崛起,社會發展規律普遍如此。從這套書中,我們不僅能讀到長久以來人類在探索天空的過程中積跬步而形成的基礎的、科學的、先進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以及嶄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及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在學習這些成功經驗的同時,多注意看看前車之鑒,避開陷阱。在這裏我想要與大家共勉的是,即使是在百科全書中也不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科學發展永無止境,航空航天業的進步帶動著社會高精尖技術的發展,其中還有很多領域及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和解決,因此,我們要抱著虛心的態度去學習,勇於探索的態度去思考,用好這些書,讀好這些書。

科技的進步是整個社會的進步。願我們的科技工作者、科研管理人員和廣大的院校師生,既能夠從中學習到知識、尋找到答案,更能夠汲取精華,並能積極探索,與自身的知識、技術和經驗相結合,在中國航空工業整翼飛升之時,迸發出更加絢麗的思想火花。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叢書序(二)

航空航天業是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戰略性產業,是高投入、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由於其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帶動性強,其發展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對於實體經濟的認識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重振製造業已成大家共識。而依靠高新技術和高產品附加值的高端製造業,被認為是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航空航天業作為高端製造業的重中之重,如何發揮其“火車頭”作用引領製造業擁有強大競爭優勢,成為當務之急。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突破核心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並沒有係統地經曆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洗禮。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落後,是導致我們高端製造業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科學技術的進步非一朝一夕之力。通常來講,一個產業發展所依托的先進技術至少需要10~20年的儲備周期。以前的飛機材料都是單一金屬的,現在隨著材料技術、製造技術的進步,發展到鋁合金、鋁鎂合金、鈦合金以及碳纖維材料。這種科學技術的進步改進了飛機的性能和功能,包括後期出現的預警機、加油機、空天飛機等,其背後憑借的也是飛機的電子設備、任務係統、功能係統等的不斷升級,依靠的是一係列科學技術的積累。

夯實技術基礎並謀求創新,除了依靠自身積極探索、不斷積累技術成果,還要吸納國外先進的技術成果和經驗,建立開放式的科學技術發展架構。

著眼於此,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航空工業出版社)從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IAA)的專業出版物中選擇優秀圖書引進翻譯出版為中文版,推出了這套《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熟悉AIAA的同行們都知道,AIAA的出版物專注於航空航天領域,包括專業圖書、期刊、會議論文和標準等,是為航空航天業提供信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AIAA的圖書工作委員會及其嚴格的審查製度保證了其圖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技術含量。

這套中文版的《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涵蓋飛行器的結構技術、材料技術、製造技術、氣動技術、推進技術、試驗技術、控製技術、航電係統和武器係統等方麵,是對國內有關專業領域的有益補充。這次引進翻譯出版工作所涉及的專業領域較多,工作繁雜,難度很大,需要協調的事情也很多,衷心希望最終能夠達到預期目的,真正為促進國際化的交流與合作、為培養高素質的航空航天專業人才、為前沿科學技術的探索和創新起到應有的作用。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