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關於這本書
很多年前就有了寫這本書的想法,卻一直推到了現在。
高中時由於神經不正常而亂想一通,由於心理壓抑而極力借助“日記”疏通心情,由於對自然、社會和人生過度敏感而“靈感”大發,到處都留下了自己的筆跡。最大的願望是就是靠筆來訴說心中的和諧理念和至高追求,讓人們了解那顆已經承受不了的心。
誰也想不到,無意到了大學,卻機緣巧合碰到了一份絕美的緣分。一個特殊的橘子竟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讓我感受到了繼續活下去的意義。最大的願望就是用筆來記錄下那段充實、美好而感動的日子,想讓全世界都知道我有一個“橘子姐姐”,是她讓我第一次感受到理想中的社會,是她讓我不知疲倦地努力,以報答她、回報社會。
當自己決然參軍入伍,經曆各種困難和挑戰,實現人生再次蛻變時卻發現眾多親友還處在迷茫中;
當看到同行戰友也陷入抑鬱症的折磨時,我竟毫不猶豫地主動伸出手,誓言要將他帶出來。一年的時光和精力,當看到他狀態最終好起來時,我竟然激動地哭了,第一時間告訴了姐姐:吉吉也幫了人!萬萬沒有想到,他竟又從抑鬱轉向躁狂。最大的願望是不要再有人陷入抑鬱、陷入躁狂,用一段文字來幫他們訴說這份痛。那份痛苦,我懂。
當看到孩子們寫的一封封信告訴我,我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態度,成為他們第一任人生導師;當聽到孩子們發表演講,將我的話作為人生格言;當他們集體拿到第一,激動地打來電話;當看到幾個最堅強、最愛笑的孩子因我而淚流滿麵……我最大的願望是將自己的所有經曆與他們共享,讓他們和我一起成長。
這一推,已經十年。
當提起筆要寫這段文字時,不少親友向我提出了同一個問題:你才多大?這算的上是本回憶錄,所以在他們眼中,這個年齡不應該、沒必要,也沒資格寫這些東西。這也是我一直在推的主要原因。當我的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想知道我的過去,讓我給他們講自己的故事時,我猛然意識到,為什麼隻有名人才有資格寫自己的經曆和回憶?為什麼隻有年齡大的人才可以寫回憶錄?我從小追求一個完美世界,時常憧憬世界的美好,全世界的人和諧相處。慢慢長大後才發現自己的這個願望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從未放棄這個追求,隻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沒有戰亂,沒有痛苦。在寫這本書時,我征求過姐姐的意見,問她我是把這本書改變成小說好還是像寫曆史一樣完全記錄我的一切。她說,其實現代人還是喜歡看別人真實的故事,虛假的東西充斥社會,讓大家感覺到身心疲憊。於是我接受了這個建議。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以書交友,喜歡把能讓自己產生強烈共鳴的書買一些回來,散發給好友。也許是因為自己不善言談,隻能以這種方式讓朋友們加深對我的了解。多想有一天,我送給他們的是自己寫的書,讓他們知道,原來他們身邊的這個朋友每天都在想這些。在下決心寫這本書之前,我突然有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能夠互相信任,將自己的內心表達於世人,不就實現了我心中的大同社會了嗎?沒有經曆豐富不豐富,也沒有幼稚不幼稚,隻有真誠不真誠。很多人抱怨現今社會信任度太差,認為我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這確實是在異想天開。但是麵對現實,如果我們不努力地去改變、不逐步去完善的話,它隻會停滯不前抑或反向倒退。我想借此將自己的心拿出來,去結交更多的真誠朋友,為著我們的美好世界盡最大的一份力。交友先交心。這本書便是我的心,但願能通過以書交友的形式來獲得更多的真誠朋友,共同營造我們的理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