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的著眼點應是產品。工廠、組織、銷售以及財務計劃都將圍繞產品展開。對產品的研究試驗終會讓企業具有優勢,並節省了生產時間。
美國的發展,不過剛起步——盡管眾人常交口談論文明進步,但我們現在也隻是小有成就罷了。現今,全國所有工業建設所用動力合起來,還不如單用於耕地這一項上的動力多;隻要想想這一點,便可以知道在我們麵前有多少機會了。而且,鑒於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動蕩不堪,各地都不太平,以過往經驗為鑒,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現在正是最佳時機。
一說到改進動力、機器和工業,人們腦海便浮現出一個鋼筋水泥的冷漠世界。在這樣一個世界裏,大型工廠使得花草樹木、田野飛鳥無容身之地;而金屬機器與活人機器則構成了這個世界。這樣的觀點,恕難苟同。我認為,隻有人們更多了解機械及其用途,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可用到機械的地方,人們才有閑情逸致去觀花賞樹,歎飛鳥讚綠野。
我認為,正因為將提供生活的手段與生活本身對立起來,才放棄了許多生活的樂趣——這樣的例子,恐怕已是屢見不鮮了。人們浪費了太多時間與精力,以致都無暇享受生活。
動力、機器,金錢、商品,都隻是達到目的的手段,隻有當它們讓人們更自由便捷地生活時,它們才具有價值。打個比方,我從不將承載著我姓氏的福特車僅僅看做機器而已。如果它們隻是一堆鋼鐵機器,我早就另起爐灶了。
引言:真正重要的是產品生產的著眼點應是產品。工廠、組織、銷售以及財務計劃都將圍繞產品展開。對產品的研究試驗終會讓企業具有優勢,並節省了生產時間。
在我看來,它們是我商業理念可行的證明——而我也希望這一理念不隻局限於商業,它也可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福特汽車公司商業上的成功是非比尋常的;這一點頗為重要,隻因它清晰無誤地證明了迄今為止這一理念的正確。僅鑒於此,作為一個仍屹立於這個行當中的人,我或許有資格批評目前盛行的工業體係、金融配置方式乃至整個社會。我們公司現在的運作有條不紊,若我僅為一己之私,便不會想做出任何改變。若我所圖僅為金錢,那現在的體製正合我意,因為它讓我獲利頗豐。但我所考慮的是服務。現行體製助長了各種浪費行為,難以提供最優服務——同時,它也使得許多人即使提供了服務,也無法得到全部回報。這樣的體製沒有發展前途可言,需要對它進行更合理的規劃與調整。
目前我致力於證明,我們所實踐的理念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推廣應用的——這些理念不隻局限於汽車、拖拉機的領域,而是可以放之四海皆準的。
我深信,這理念符合自然規律;我想充分證明這一點,讓它被接受——不是作為一個新理念,而是作為自然法則被接受。
工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要認識到,隻有誠實勞動才可換來財富與幸福。
人類之惡端,大多數產生於對這一自然準則的逃避。而對於這一準則,除了完全遵守,我並無更好的建議。人人都該工作,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既然橫豎都要工作,不如思考地、前瞻地工作——我們所有的既得成就,都得益於這樣的工作。工作完成得越好,我們過得越好,我認為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國家的三大柱石,分別是農業、製造業與運輸業。沒有這些,社會生活便無從說起。這三者將世界緊緊聯係在一起。種東西、造東西以及掙得東西,都與人類需求一樣,既原始,卻也最為現代。它們是物質生活的實質所在。當它們停止了,社會生活也就戛然而止了。在現行體製下,萬事萬物的確混亂不堪。但隻要基礎穩固,就可以期待改善。如果認為可以改變整個基礎,篡改社會進程,這實在是大錯特錯。社會的基礎是人、種植之法、製造之法以及運輸之法。隻要農業、製造業與交通業繼續存在,世界就經受得住任何經濟或社會變革。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們就為世界發展盡了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