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敗走麥城(1 / 3)

管理箴言:有個詞語叫“晚節不保”,是說一個人堅持了一生,卻可能在老年的時候疏忽錯漏。所以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要“三省吾身”,要經常反省自己的問題。如果一旦疏忽了,可能就會犯錯:也許從來不生病的人,病就病得特別重;從來不出錯的人,錯就錯得特別大;從來不打敗仗的人,一敗就敗得特別慘。這原因其實很簡單,這種人往往想不到自己也會病,也會錯,也會打敗仗。關羽就是這樣的人。

關羽英雄一世,所以他的錯誤犯得格外令人感慨。反觀他失敗的全過程,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這個英雄的弱點。

三國故事:劉備占領益州後,又出兵對付曹操的軍隊,把他們趕到了長安。這樣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就自立為漢中王。接著,劉備又派關羽攻打樊城,恰好這時漢水暴漲,關羽利用大水淹沒了曹軍大將於禁的七支大軍,乘勝包圍了曹軍占據的樊城。

曹操為解樊城之圍,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雕的主意。他寫信給孫權,勸說孫權趁現在荊州後防空虛,攻取被劉備奪去的荊州。這樣,當關羽聽說荊州被奪,定會撤軍回救,樊城之圍自然就會解除。

孫權采納了曹操的建議,派大將呂蒙攻取荊州。呂蒙從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處都是烽火台,防備也不見有鬆懈的跡象。他和孫權商量,對外假稱生病回去休養了,以此來麻痹關羽。孫權另派年輕的陸遜接替呂蒙。

陸遜故意派人送信給關羽,對他水淹於禁七軍大大稱讚了一番,表達了自己對他的萬分仰慕之情。關羽看信後,認為陸遜初出茅廬,比呂蒙好對付多了,就放鬆了警惕,陸續把防守荊州的人馬調撥到樊城。

孫權得知計謀得逞,立刻派呂蒙起兵攻打荊州。呂蒙把戰船偽裝成商船,派一些士兵喬裝打扮成商人和船夫的模樣,自己率兵埋伏在船艙內,騙過烽火台上的士兵,把船靠了岸。到了半夜三更,躲在船艙裏的士兵一擁而出,出其不意地殺死了防守的士兵,占領了荊州。

呂蒙趁熱打鐵,派人勸說江陵、公安的守軍投降,那些將領原本對關羽就有意見,經不起三勸兩勸,就投靠了東吳。這邊關羽還蒙在鼓裏全然不知。關羽之子關平聽說徐晃帶兵殺來了,自己帶了兵出去迎戰。兩軍交戰,關平和徐商剛打了三個回合,徐商就被打敗了。呂建出戰了,不一會兒就被關平打得掉頭就跑。關平哪裏肯放過,趕緊乘勝追擊,一直追了二十多裏路下去,忽然聽到報告說自己的城中失火了,這才曉得自己上當了,急忙帶了兵回去救偃城。再回頭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對麵碰上了正在等著他回來的徐晃。當然這一回關平肯定是討不到便宜的,隻能倉皇逃竄。

等關平逃回大寨,見到了關羽就報告說:“現在徐晃已經奪了偃城等地方了,還加上曹操自己也率領了大軍,分三路來救樊城,好多人都說荊州已經被呂蒙給占領了。”關羽聽了這話後竟然非常生氣,他大喝道:“這是敵人故意放出假消息來擾亂我軍心的!怎麼可能?東吳的呂蒙明明已經病入膏肓,活不了幾天了,所以才讓個年輕的小子陸遜來代替他指揮,根本沒什麼好擔心的。”

等到關羽得知確切消息,荊州、江陵等長江要塞相繼失守,非常震驚,幾乎不敢相信這個殘酷的事實,他馬上率兵從樊城南撤。無計可施了,他就給呂蒙寫了一封信去責問他:“為什麼我們當初吳蜀聯盟,說好了共同扶持,你現在卻這樣背叛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