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三遍,天剛蒙蒙亮,劉婆子過來把門打開。憐奴被一陣刺耳的鑼聲吵醒。她揉揉眼睛,迷迷糊糊的搞不清楚在哪裏。
其他女孩子紛紛起床穿衣,整理鋪蓋。鸝兒推推憐奴,著急道:“你快起來吧,一刻鍾內要穿好衣服、疊好鋪蓋,然後在院子裏集合,要不然就沒早飯吃了!還有床上一定要整理幹淨,不然被阿婆檢查到,還得受處罰的!”
憐奴此時還不知道處罰是什麼。她應了一聲,睡眼惺忪的穿上衣服,疊好鋪蓋,然後被鸝兒拉著去洗漱,堪堪趕在集合的鑼聲前做好所有事情。憐奴感激的報以一笑,鸝兒便調皮的回以一笑。這時天方微亮,憐奴方才看清鸝兒的樣子。鸝兒大概十歲左右,比憐奴高小半個頭,圓圓的臉蛋,笑起來有兩個好看的酒窩。
女孩子們在院子裏排成兩隊,一個三十來歲的豔麗婦人來檢查她們的儀容。鸝兒偷偷告訴憐奴,這是她們的舞蹈教習王教習。
王教習,名霓兒,教導女孩子們舞蹈,並負責她們的儀容和早上的練身。
王霓兒原是台州刺史的家妓,因善舞而頗得刺史寵愛,後來被刺史的正室不容,又年歲漸長,便被發配出來在永寧樂營裏做了教習。她原是見慣大場麵的人,小小的永寧樂營如何入得了她的眼?脾氣難免驕縱。她常與人說:永寧的樂營還不如刺史府的後花園大。
奈何刺史府早已沒了她的位置。
徐媽媽敲打她道:“刺史府再大,你也不過是裏麵的一個玩意兒,說扔就扔了。”自此,王霓兒終於安下心來。
王霓兒脾氣不好,卻也是有些真本事的人,善跳“胡旋舞”和“綠腰”。外加在刺史府浸淫時日已久,在穿衣打扮上也很有些自己的獨到之處。
她並不喜歡教習院裏發給女孩子們的衣服,統一的鵝黃襦衣、翠綠裙子,用她的話說:當女孩子們往前一站,就是綠油油一片油菜花田。
但當她檢查到最後一個小姑娘時,不由眼睛一亮。同樣一身黃襦綠裙兒,因小姑娘體態柔軟,穿起來就有飄逸風流之姿。小姑娘還未總角,柔軟的長發垂在腦後,隻用一根紅繩係住,配上一雙點墨的大眼睛,讓人頓生出塵之感。
王霓兒曾聽阮紅錦說新來了一個叫張憐奴的小姑娘,心想應該就是眼前這個。她見獵心喜,起了調.教之心。
樂營裏調.教女妓自有一套辦法,王霓兒並不急於一時。可憐憐奴還不知道自己已被重點“關照”,日後更為此吃盡了苦頭。
做完晨檢後,王霓兒把眾人領到花園裏。樂營的花園挨著樂營東牆,分南北兩園。南園和前麵的妓所相通,北園則通往教習院。北園中間有一塊空曠地帶,就是女孩子們平常練身的地方。
女孩子們先做了一套健身的五禽戲,王霓兒同時教眾人如何調整呼吸配合動作。呼吸在舞蹈的時候是跳出韻律的關鍵,是以王霓兒格外重視。
憐奴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會,王霓兒便安排她和另外兩個小女孩站在旁邊看。等到其他人結束後各自分散到花園的各處去做早課,才開始教三人做五禽戲。憐奴扭頭去看鸝兒,隻見鸝兒已經找了一處薔薇花叢,開始練起歌來,聲音悅耳動聽,果然和黃鸝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