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海軍!海軍!(1 / 3)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斯卡格拉克海峽打響了舉世矚目的日德蘭海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這場戰爭中交戰雙方唯一一次全麵出動的艦隊主力決戰。最終,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公海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最終勝利。

在圖書館,我有幸閱讀到了傑裏科海軍元帥的兩部著作《1914—1916年的大艦隊》和《決定性的海戰》,詳細描述了日德蘭海戰的細節,對於傑裏科所指揮艦隊參與的那場海戰,可以說,他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海軍艦艇指揮員,以至於後來丘吉爾評價他說:“交戰雙方中唯一能在一個下午就輸掉這場戰爭的人。”人們常常拿傑利科與他可能的繼任者--戴維·貝蒂--相比,而這種比較在這種情況下對傑利科相當不利。但無論如何,皇家海軍的主要任務是提供英國遠征軍的補給和保持對德國的經濟封鎖。傑利科做得非常成功,一直保持著對德國公海艦隊的戰略優勢,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不願意讓他的戰艦冒任何不必要的危險。後來他的繼任者--戴維·貝蒂基本遵循了這樣的戰略。

1916年5月31日開始的日德蘭海戰他的指揮才能經手住了考驗,當戴維·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將德國公海艦隊引誘過來時,他的24艘戰列艦形成了完美的展開。就在最後一艘戰列艦完成轉向,舍爾的前衛軍艦身影在海平線上顯露出來,出現在大艦隊後衛艦的視野內。對於傑裏科,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而對於舍爾,這等同於末日。當舍爾的艦隊遭到暴風驟雨般的炮擊,並被衝天的水柱所包圍之時,他們方才醒悟過來,遠處海平麵那模糊不清的艦影以及忽明忽暗的閃光是來自於大英帝國那引以為豪的主力戰列艦隊之齊射。這次完美的展開並未能為他贏取大勝,傑利科因為擔心希佩爾發動的魚雷進攻而采取防禦性的轉向,這使得舍爾得以率部逃脫。此時在"鐵公爵"號上傑裏科拒絕了參謀們的追擊建議,在他看來,德國艦隊現在正在遠離自己的基地,所以他們肯定還要回來。與其把艦隊投入一場互有損傷的平行炮戰,不如將整個戰列迅速轉向90度,橫擋在舍爾的東麵,這樣既截斷了德國的歸途,又可以使自己的艦隊再次處於"t"字陣型的橫列有利位置上。果不出傑裏科所料,19點10分,德國艦隊衝出薄霧,迎頭撞向主力艦隊戰列左舷的中部。此時天色更晚,英國艦隊幾乎完全隱蔽在夜色當中,而德國艦隊還在西方微明的天色中顯露出剪影。形式對英國人極其有利。在9000碼的距離上,英國人開始齊射。英軍的炮火打的又準有狠,德國人冒死突擊,結果本以傷痕累累的"呂佐夫"號戰列巡洋艦沉沒,其他戰艦也紛紛中彈。舍爾見形式不妙,再次向西逃竄,比第一次25分鍾的交火更短,這次雙方的接觸隻有15分鍾。德國驅逐艦又負擔起掩護任務,在煙霧的掩護下向英國艦隊發射了31條魚雷。為了規避魚雷,傑裏科指揮艦隊進行了兩次急轉,總共轉過了25度,大洋艦隊借機再次逃遁。這時傑裏科艦隊不僅沒有追擊,反而在躲避魚雷而轉的方向上航行了25分鍾,這個航向正好與舍爾背道而馳。當天夜裏,當他得知德國艦隊向和恩角突圍的情報時,他仍然可以將大洋艦隊的後衛攔截下來加以殲滅。但傑裏科並沒有這樣做,他擔心主力艦隊在夜戰中會有損失,隻是命令後衛的驅逐艦分隊按戰場情況,以單艦或分隊單位予以攻擊,這樣就放了德國艦隊一條生路。

傑裏科的任務是贏取海戰勝利,而贏取海戰勝利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讓英國海軍對德國海軍保持絕對優勢。因此,為了贏取海戰勝利而將艦隊至於危險當中是不負責任的,有可能會阻礙最終目的的達成。傑裏科沒必要用他的艦隊去冒險,他隻需要采取穩妥的戰術,在確保大艦隊實力的前提下給大洋艦隊造成有力創傷就可以了。那次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列艦海戰中,他贏取了戰術上的優勢,戰略上的勝利,並保證了不列顛的海權。他沒有選擇也沒有以冒險來換取大勝,在個人榮譽與國家交付於他的責任麵前,他選擇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