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野耐一.豐田生產方式.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詹姆斯·P·沃麥克,丹尼爾·T·瓊斯,丹尼爾·魯斯.豐田精益生產方式.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詹姆斯·P·沃麥克,丹尼爾·T·瓊斯.精益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布魯斯·A·漢德生,喬格·L·拉科.精益企業——企業精益化之道.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5]威廉·A·萊文森,雷蒙德·A·萊理克.精益企業——最小化浪費的綜合方法.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6]約翰·德魯,布萊爾·麥卡勒姆,斯蒂芬·羅根霍夫.精益之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7]阿南·沙瑪,帕特理夏E·穆迪.完美動力——精益與西格瑪的無縫整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8]川瀨武誌.解決問題的哲學.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
[9]馬修·梅.優雅地解決——豐田革新之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0]大衛·泰勒.供應鏈致勝.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6.
[11]酒卷久.佳能細胞式生產方式.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12]詹姆斯·P·沃麥克,丹尼爾·T·瓊斯.精益解決方案:公司與客戶共創價值與財富.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13]David Taylor, David Brunt.生產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精益方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14]費雷迪·伯樂,邁克·伯樂.金礦:精益管理,挖掘利潤.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15]邁克·魯斯,約翰·舒克.學習觀察.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16]Mike Rother, Rick Harris.創建連續流.上海:精益企業中國,2007.
[17]Rick Harris, Chris Harris, Earl Wilson.精益物流——讓物料流動起來.上海:精益企業中國,2007.
[18]Art Smalley.均衡生產——精益係統指南.上海:精益企業中國,2007.
[19]精益企業研究所.精益術語彙編.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20]厄爾·穆曼,托馬斯·艾倫.精益企業價值.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21]傑弗瑞·萊克,戴維·梅爾.豐田汽車精益模式的實踐.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22]傑弗瑞·萊克立.豐田汽車案例——精益製造的14項管理原則.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3]蔡穎.APS走向實踐.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
[24]霍爾韋格,皮爾.第二汽車世紀.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5]彭俊鬆.汽車行業供應鏈——戰略、管理與信息係統.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26]克勞斯·E·海因裏希,鮑勃·貝茨.適者生存——把供應鏈轉化為適應性商務網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27]劉旭.精益之路——中國企業精益變革的真實故事.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6.
[28]李東升.標準作業.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6.
[29]蔡穎.ERP高級計劃——供應鏈優化引擎.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