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躍進發展(1 / 2)

範陽府在年初之時,便大力開墾荒地,已經是在建設溝渠上頗有經驗的範陽府農作營,在人力、物力充足的情況下,範陽府境內漳河兩岸大批的荒地被開墾出來,而且興修了諸多的水利渠道等,進入秋後,一部分田地己經開始收獲。

而農作營在範陽學院的幫助下,還編寫了一些《蠶桑細說》、《種田詳談》、《畜牧指導》等關於農牧業指導的圖文書冊,為範陽府轄地的鄉民,提供有力的幫助。

這一切劉延棟都看在了眼裏,滿心的充足感,這是他一年來的努力成果,而劉峰自是眉開眼笑的,也下定決心要繼續加大對農牧業的發展力度。

齊州同樣也開始了大秋收,一百多萬畝的良田,使得齊州今年又是一個大的豐收年,而采用了較科學的種植方法後,齊州的畝產也達到了兩石左右。

範陽府的這一切,讓昭義軍潞州府,眼紅的不得了,潞州雖說宜農之地不少,不過由於孟方立的不作為,使得潞州土地被荒廢了許多,而水利不修,更是讓潞州的農收差下範陽府太多。

武安城,已經成為了範陽府的重工業中心,武安煤礦及大煉廠,加上範陽府水泥廠,石灰廠,磚瓦廠等都遷到了武安城,武安城中,來來往往,滿是運煤運鐵的牛車、馬車,加上武安通向禹城、齊州的水泥道路的開通,更是加速了武安城的發展。

進入秋後,來往經營煤鐵磚瓦的商戶也多了起來,而秋收後那些閑勞力,也是不斷從各農堡中來到武安城,在各作坊中,謀的一份差事。

每日,武安城街頭上,來往的都是各礦廠抑或是作坊中的工人,街頭巷尾,也是各樣灰土橫飛,武安城的上空,也有種灰蒙蒙的感覺,工業發展的代價,在這裏有了體現。

但這些卻不是範陽府上下所注意的,除卻劉峰,他們更在意的是武安城如今的稅收,已然要超過禹城了,而武安城的發展速度,卻全然不比禹城慢。

每日裏,範陽府各州郡縣城都需要大量的煤鐵,還有水泥磚瓦等,隨著邸道每天的鋪設,運河的開挖,港口的建設,水泥的使用,己經深入人心,這也造成武安城興旺的原因。

武安城中,各種采礦、冶金、水泥、青磚等加工作坊,越來越多,從各地招募來的工匠,有百分之六十,盡數到了武安城謀事。

武安煉廠中,每日還要打製大量的鐵釘、鐵錘、刀子、斧頭、農具菜刀等,而除卻如此,武安煉廠也是範陽府最大的軍工廠,兵器、戰甲等一應物件,幾乎都在此處打造,在羌營處的兵作營,也已遷至武安城。

禹城則成為了範陽府的輕工業中心,各種手工製品作坊,造紙坊、印刷坊、油坊、糖坊等等,齊齊上馬。

農作營在範陽學院中的農作教師的指導下,培育了兩年的甜菜,其含糖量已經很高了,範陽府所直轄的糖坊竟然熬製出了,晶瑩亮白的糖塊,這也將是範陽府的又一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