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海貿團(二)(2 / 2)

越講眾人心中越清晰,但卻也是越糊塗,付子勇是最早反應過來的,“君使,這大地難道是個圓球麼?”

所有人都帶著同樣的疑問,目光熠熠的看著劉峰,這是顛覆他們常理的觀念,有道是,天圓地方,天是圓形的,地是方形的,所有人都深信不疑。

劉峰並沒有深刻的解釋,因為這個問題,在他們環球航行後,便迎刃而解了,但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有許多驗證的方法,列如海平麵上的航船從遠方來,總是先看到桅杆,後看到船體,

他在白紙上畫了一個圓形,跟他們詳細的解說海洋的知識,解釋地球為什麼是圓的。

在解釋海洋知識的同時,當然牽扯到整個地球的知識,於是,劉峰不得不將之前編寫整理的《航海基本知識》拿了出來,為眾人詳解有關地球、陸地、海洋、氣候、季節、信風的簡單知識。

這些雖然李七等人都讀過書,了解其中的一些知識,但這個時代,還沒有一個人能係統的了解懂得這些知識,即便是範陽學院中的那些大儒,對這些自然知識,也是不甚了解。

而接下來的數日,劉峰便是充當了一個教師的身份,每日為海狼衛眾將及海貿團在講解著一切航海抑或自然知識。

近半月的時間,劉峰都在跟他們講解有關世界的基本知識,當然,也有些是劉峰也不曾知道的,那便是詳盡的水文資料,這其中包括,海域的水溫變化、水質特點、海冰、海浪、潮汐、潮流等等。

但海狼衛、海貿團有了最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已經基本上了解了海洋,了解了這個世界,接下來隻需要但是,將這些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起來,不斷的出海探索,範陽府的發展便指日可待了。

其實,人類對於大海的向往,在春秋戰國時代以前就已經存在了,不過那時候的人們,對大海的認識,隻停留在表麵上。中國人真正走出大海,還是要到唐宋以後,尤其是宋代以後,南洋地區的海上貿易,才真正算是展起來了。到明朝鄭和下西洋,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此後就急促衰落了。

劉峰不會讓海上貿易無組織的繼續進行,在成立海貿團的同時,也成立了船舶司,統一管理海上貿易,並極力推廣各種遠洋航海技術。

海貿團是範陽府所轄的有武裝的海貿商團,而船舶司是對整個範陽府海上貿易進行管理、疏導,並且大力展造船科技。

要大力展遠洋航行,涉及的技術很多,指南針是必不可少的,在茫茫的海上,依靠日月星辰來判定方位是不太可靠的,隻有加上指南針的使用,才能有效而準確地保證船隻前進的方向,不會出現大的偏差。

而造船的時候,提高船隻的抗風浪、抗沉沒能力,也是急需的,高城船廠新打製的五艘艦船,便是采用了密封艙等技術,提高船隻的抗風浪、抗沉沒能力。

但海軍絕對是個燒錢的兵種,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他們是根本無法向海上航行半步的,隻有將貿易與發展向結合起來,才能讓海軍的發展有長足的進步,取之於海,用之於海,這才是最根本的途徑。

劉峰站在新建造好的五艘戰艦上,為一件事情犯愁,那便是他們的這五艘戰艦,還沒有裝載武器,本來打算是裝載火炮的,但火藥營至今沒有能將炮管炸膛率降下來,這讓劉峰有些惱火,或許下一步,他便要在火藥營中駐紮些時間了。

正惆悵時,卻看到從繩梯上攀爬上來一個肉球,遠遠的望去,倒像是一個胖蟲子在蠕動著,劉峰實在看不下去,示意旁邊的紮雄,前去幫上一把。

廢了幾個親衛好大的力氣,才將徐福拉上了艦船的甲板上,看著氣喘籲籲的徐福,劉峰笑道:“你這是鬧什麼?”

那徐福滿臉肥肉竟然也能笑開,“你隨我徐家船隊去往日本的商船今日便返回了,不去瞧一瞧收獲如何麼?”

劉峰見他賣關子,冷哼了一聲,“看你的樣子,便知道此番出海,定然獲益不菲。”

徐福幹笑了幾下,“唉!讓君使猜到了,此番收獲豈止是不菲,那是大賺特賺啊,範陽府的兵器,怎的這般吃香!?這一趟出海,竟然有近十萬兩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