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海上貿易(2 / 2)

歲月變遷,現在的淮南地區,也隻剩下為數不多的造船廠,而徐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也是徐福力勸劉峰開通海貿的原因。

而當範陽府徹底的放開手腳,大開海上貿易,不論南北的海商,都是要上來插上一腳的,但限製劉峰海上貿易發展的首先便是海船,而且是能夠進行遠洋航行的大海船。

徐家如今的造船能力顯然是到了極限,無法再多建造出多餘的海船給顧子勇,而尤其是徐家是與範陽府劉家算是莫逆的合作關係。

有了這層關係在,範陽府上下,還是會給徐家一些臉麵的,尤其是在這樣模棱兩可的事情上,顯然宇文嘉佑有一絲偏頗的意思。

這樣的無頭公案,劉峰也不好幹涉,也無法說宇文嘉佑判錯了,但徐家卻也要敲打一下了,任徐家這般下去,可是不妙。

“那徐福可是在高城?若是在將他請來!”劉峰沉聲道,

話音剛落,紮雄便從外間走了進來,低聲道:“君使!徐福求見!”

“誰?!”劉峰狐疑道,

“淮南徐福!”紮雄以為劉峰沒有聽清,一字一頓道,

宇文嘉佑神色古怪地說道:“這徐福的耳目也夠聰靈的!君使剛回到軍營,便來拜訪了!”

劉峰雖沒表現出什麼,但在心中也是有些疑惑,“請他進來!”

很快,一個肉球,從門外滾了進來,滿臉笑意的朝劉峰拱手道:“見過君使大人,向大人請安!”

劉峰向來不在乎這些虛禮,隨意讓了一下,示意徐福落座,那胖子也不客氣,和宇文嘉佑見了禮,隨意的尋了張椅子,坐了下來。不過那椅子的吱呀聲,直叫人擔心,那椅子會散了架。

看著徐福一臉奸商的表情,劉峰瞥了他一眼,“你什麼時候到高城的?”

聽著劉峰的語氣有些不善,徐福訕笑道:“怎的君使生我氣了,今日之事,唐突君使了,那顧家的船隻,下月便給他補上!”

劉峰上下打量著徐福,“某還道你這胖子,隻吃不吐,才長的這般肥碩,原來也能往出吐些!”

未等徐福搭話,劉峰又幽幽道:“徐家總是淮南商家,在範陽府行事,自是要有些分寸才行!”

徐福連連拱手稱是,並不解釋任何事,這就是聰明人的做法,徐福不去解釋,劉峰也不去追究,一切還都是要看以後的合作。

響鼓不用重錘,徐福這般精明的人物,從劉峰的語氣中,便能察覺到一些東西,何況劉峰算是挑明了警告他。

拋卻此事,二人還是有很多的事,能聊到一起的,劉峰將運河之事安排妥當之後,便趕到高城港,便是因為海貿愈發的多了起來,劉峰需要重新的梳理一番。

劉峰前世也並不是做海貿的,他雖知道海貿的利益十分驚人,從本土出發的船隻,滿載貨物,遠航到日本、波斯等地,就能夠賺回大量的金錢。

但至於這海上貿易到底是怎麼進行的,貿易的又是些什麼貨物,在哪裏停靠,在哪裏卸貨,在哪裏裝貨,路途上又有些什麼規矩等,他基本一無所知。

而在徐福的介紹中,從範陽府地區運出的,主要是瓷器、藥材、銅鐵等,從海外運來的主要是白銀、香料、花草、奇珍異寶等。

唐賈耽所著的《海內華夷圖》和《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這兩本書中將對外交通運輸線路分為七道,“從邊州入四夷,通譯於鴻臚者,莫不畢紀。其入四夷之路,欲觀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營州入安東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鶻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廣州通海夷道。”

在這七道中安西通西域道、營州通安東道、夏州通大同雲中道屬陸上通道,而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安南通天竺道、廣州通海夷道則屬於海夷道。

而賈耽在他的《廣州通海夷道》中,詳細記錄了中國海船從廣州起航,穿過馬六甲海峽至印度南部,又沿印度南部西岸北上,再沿海岸線西行至波斯灣,最後抵達大食首都巴格達地航程。他還記錄了從波斯灣沿阿拉伯半島通向東非海岸,以三蘭(今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為終點地另一條東非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