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起筆來,將自己的想法,一一寫了下來,趁著這次的機會,讓自己重新梳理一下心中想法,再交給鄧俊良等人完善具體實施辦法和細則。
即便是離開禹城有半月之久了,但內衛每日都有邸報遞上,而劉峰也每天照常處理著範陽府的事宜。
然而劉彥波、曹正處理的撫寧港一事,更是讓他欣慰不已,這些兄弟,已經有了一定的大局觀,能將打生打死的仇敵,處理成政治事件,更是用經濟利益相互瓜葛牽扯上,這對於範陽府的發展確實有著莫大的便利。
撫寧港的作用會慢慢的彰顯出來,有著海狼營及範陽府的船隊,整個渤海無疑將是範陽府後花園,慢慢的會將整個遼東變成自家的市場。
剛剛放下筆,紮雄來報,從撫寧港趕來的劉彥波到了,一身行商打扮的劉彥波,進到劉峰的書房中,幹脆的捶胸敬禮,這一身打扮,卻這般幹練的行著軍禮,有種別扭的和諧。
“你這速度倒是不慢!”劉峰親手給劉彥波斟滿了一杯茶,微笑道,
“接到君使要來龍城的消息後,便快馬加鞭的往來趕,前幾日便到了,昨日未敢前來,是怕河東軍有所察覺!”劉彥波接過茶後,緩聲道,
“可探聽到些什麼消息?”劉峰一邊收拾桌上的信件一邊道,
“君使,據蜂鳥探知,河西三鎮之亂,已被平定,而禁軍、河東軍合計三十萬餘,集聚在鳳翔城,所圖為何,卻是不知!”劉彥波低聲道,
劉峰初聽聞,還是有些詫異的,郭威郭大將軍要稱帝,怎會將大軍盡數遣出,這龍城莫不是要拱手讓出,“可知是由誰為主帥?轄那幾衛禁軍、河東軍?”
“高行周!振武軍為首!其他的幾衛皆是剛剛整頓過的軍伍,並不是老營頭!”劉彥波沉聲道,
“白馬銀槍高繼思之子高行周!”劉峰不由的訝然,高行周他是知道的,雖未曾謀麵,卻是聞名已久,高行周生於軍人世家,父親高繼思便是後唐最為有名的騎將,是威震契丹的人物。
而高行周卻更是不弱,高家在他手上曆經幾朝而不衰,這在戰火紛飛,改朝換代恁是容易的當下,卻是更要困難。
“他率軍駐紮在鳳翔卻是為何?”劉峰摸挲著下巴,仔細思慮著,將這樣的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放置此處,定然是有郭威的深意,若是平常,劉峰才懶得費這心思,但此時,郭威的一舉一動,河東軍的一舉一動,他都要留意觀察,怕的就是益津關之事再度重演。
“君使!”劉彥波看到陷入沉思的劉峰,不由的叫了一聲,
“管他如何!我自巋然不動,把範陽府經營好,便足以了!”劉峰霍的站了起來,“來龍城兩日了,還沒好生的轉上一轉,走!走!街上看看!看比我們禹城強上了那些?”
……
龍城,這個當世的大城,卻也是在戰火中堅挺的唯數不多的北地大城,十數年間的戰火,將北地的大城,摧殘殆盡,鳳翔、汴州、雒陽等地均被破城過,而唯獨龍城,卻在數次戰火中,保的全身。
龍城雖然沒有運河之利,但城池堅廣,再加之幾番戰亂,周邊鄉民都齊齊聚在此處,讓龍城成為北地唯一還是建設的如火如荼的城池。
雖然已近傍晚,但是街道上的行人卻依舊很多,兩邊的商鋪都在忙碌著,街邊的攤販卻也沒有著急的收攤。
平心而論,龍城卻是要比禹城熱鬧了許多,繁榮了許多,即便禹城如今已有三十萬餘人口,在北地已是數得著的大城,但還是無法與龍城這樣的老城相交。
說是在街上轉轉,其實劉峰也有著自己的目的,那便是拜訪居住在龍城的北地大儒裴泰,聞喜裴氏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
其始祖為贏秦始祖非子之後,非子之支孫封裴鄉,因以為氏。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考其譜係源流,皆出於聞喜之裴氏,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曆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史上堪稱獨無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