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雖已無力幹涉這南北兩方各自的戰亂,但有戰爭,便有商貿,這樣的機會可是不常有!
北地燕山之麓,大青山下,已是血流成河。
在耶律述兵敗益津關下,至南京析津府兵回上京臨橫府的必經之路上,耶律安端籌謀已久,重兵伏於此,在放過那些殘傷之兵後,便封住了大青山的通道,八萬狼騎大軍,布成了數個口袋陣,意圖將耶律述一舉滅殺。
騎戰之道,重在速度,忽聚忽分,忽東忽西,才能讓騎戰發揮最大的威力,而當狼騎失去機動時,便失去了大半勝算。
耶律述所率領狼騎雖是疲軍,但甲具齊備,作戰彪悍,而耶律安端卻勝在養精蓄銳依舊,本就是同源,在這青山腳底,進行了一場狼騎“淘汰之戰”。
戰況的慘烈,卻要比益津關下厲害的多,相互衝擊的狼騎雙方,根本不會手下留情,直直的硬憾,馬蹄翻飛,縱馬狂奔,飛矢四下。
重傷的耶律述無法支撐住耶律安端,他這個叔爺,自己親手委任的東丹國主的強烈猛攻,隻好退回大青山拒敵。
耶律安端沒想到的是,本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事,卻出了太多的意外,西京大同府契丹狼神,重整大軍,兵出大同府支援耶律述而來。
就在耶律安端組織狼騎向耶律述,誓死攻擊之時,雅各布適時到來,耶律安端八萬狼騎轉降雅各布者就有四萬,殘餘的三萬狼騎,被團團的圍在大青山下。
激戰數天後,耶律安端再無餘力突圍,再降耶律述!
雅各布的出現再一次的拯救了耶律述,耶律述、耶律屋質才得以回到上京臨橫,本就元氣大傷的契丹大軍,經此一戰,更是雪上加霜。
而他們眼中的平州之患卻還未剿滅,契丹此時已是千瘡百孔了,內亂政變加身,外患卻也未消,耶律述此時已經再無心情考慮南下劫掠事宜,而是要守住他的家業。
耶律述焦頭爛額之際,劉峰到是緩了下來,開始補充兵員,犒賞全軍,同時也並沒有因為戰勝狼騎而放鬆下來,整個範陽府軍開始了戰後的整軍。
劉峰向來的動作都是大刀闊斧,雖然朝中郭威、南唐、荊楚、後蜀、都有變動,但似乎這些離劉峰有些距離,除卻南唐與漢朝堂之上的波動能吸引劉峰,餘下的事宜,並不能讓劉峰有所關注。
範陽府戰後的犒賞獎勵實實在在的吸引了北地的眾多鄉民,而徹底出台的“騎士”製度,和三個新鮮的“紫荊騎士”才將劉峰與範陽府再一次的放到了矚目的地方。
不過範陽府稀奇古怪驚世駭俗的事情太過多了,倒也沒有引起軒然大波,但明眼人還是看出了劉峰的野心,畢竟“騎士”製度的頒布,再加上土地製度、兵役製度、賦稅製度完全異於漢朝,這就是一個國中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