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火再起(七)(2 / 2)

三人又將齊州與青州、淄州等地的聯係簡略的做了一些溝通,而此時各個戰擂上,已是拳來腳往不亦樂乎。

到底是習武成風的北地,俠客之名遠揚的北地,單獨搏鬥的勝率,這些以打鬥為生的俠士其手段要遠超營中軍士,也讓劉峰發現許多好苗子。

但接下來的伍對伍的廝殺、隊對隊的比拚,這些北地嬌子,就敗得顏麵盡失,有的甚至無法撐住,北大營中軍士的一個衝鋒,這也讓在觀禮台上,北地的鄉紳,心中多少有些不安,他們家中、堡中多為如台上比拚的俠士,但看到如此不堪一擊,心中多少有些不適。

比鬥風風火火的進行著,軍中的小吏早在各個戰場做著詳細的記錄,劉峰在簡略的觀看後,便再度回往了大廳,到不是劉峰不關心這場比拚,而是看到這些個人作戰能力強悍的軍士,驀然間想到了些什麼。

……

紫荊關,這個扼守八陘中飛狐陘、蒲陰陘兩陘的關隘,地處易州西北五十裏,由五座小城組成,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

關隘建造在紫荊嶺上,關城東為萬仞山,千嶺聳立,峭壁懸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與盤石口相接;城北為拒馬河,穀寬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黃土嶺,背千山萬壑,層巒疊嶂。

紫荊關城就建在這依坡傍水、兩山相夾的盆地內。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古人對其地勢和軍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盤道之峻,北負拒馬之淵,近似浮圖為門戶,遠以宣大為藩籬。一關雄距於中,群險疵於外,規模壯麗,屹然為畿輔保障。”紫荊關位於居庸、倒馬二關之間,號稱“內三關”。

這個原本為阻擋遊牧獵騎南下的關隘,此時卻掌握在狼騎手中,雖然易州城修建的頗為雄威,但還是遠不如紫荊關易於戍守。

易州城,這個剛剛被劉峰接收月餘的城池,就在狼騎的鐵蹄之下,五十裏之距,快馬一個時辰便至,奪得紫金關已是勢在必行,而且紫荊關通往西京大同府,也通往草原,是劉峰通往草原的主要通道。

在閱軍大典風風火火進行之時,劉峰早已著手準備奇襲紫金關,奪得這個至關重要的關隘,沒有了特戰都傍身的劉峰在製定戰術計劃之時便有些縮手縮腳甚至擱置了月餘,但看到今日場中的那些鄔堡勇士,劉峰的這個想法再度被喚醒。

劉峰仔細的盯著牆上的巨型山輿圖,又仔細的看著沙盤,心衡量著此行的得失,毫無疑問的是,奪得紫荊關已是迫在眉睫,而紫荊關卻不是齊州城,更不是撫寧港,能輕易的破關而入。

範陽府軍中,並未有太多參與過攻城作戰的軍士,這一點到是遠不能與河東軍相較,即便強如河東軍攻破河中城,也費時近一年之久,這其中糧餉消耗之巨,是範陽府如今無法承受的。

奇襲!破關!這兩個詞在劉峰腦海中一直旋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