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隊管理上,頒行嚴格的軍紀軍律、賞罰條格,軍事製度的許多內容通過律、令、例等實行了《範陽軍律—條令條例》,對軍隊的組織編製、校閱當值、番上宿衛、屯田戍邊、兵役軍賦、武官選任、加銜晉級、兵丁揀點、軍隊調發、軍士職守、逃兵懲治、兵要機密、軍需補給、驛站通信、武器製造與配發、廄庫管理等,都作了具體的規定。
劉峰又特設太仆廳,掌管軍馬的牧養、訓練、培育、繁衍、購買等等,他深知馬匹對於軍士行動甚至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這個幾乎談不上機械動力的時代,馬匹所能提供的動力,就顯得極為重要。於是他在湖城一帶特設軍民用馬場三個。
在軍事訓練製度上,劉峰成立了範陽講武堂,為軍隊供給中、基層的軍士骨幹。
當一切製度製定完畢,便迅速的推行下去了,在這個時候,還沒有人能撼動劉峰的地位,不過劉峰也知道,這些製度這不是極大的提防了某些事情的發生,就如同某個時候,在完善的製度中,依舊有許多大蠹。
好在劉峰對自己有信心,也對範陽府的未來有信心,這樣便能極大程度上,避免有人“黃袍加身”之嫌。
不管劉峰對於自己製定的製度,如何看待,反正鄧俊良、郭崇韜等人是驚為天人了,劉峰在範陽府愈發有走上神壇之嫌。
在劉峰如火如荼的整治轄區內吏政、軍政時,他受任範陽節度使的消息也已傳遍四方,在世人眼中,他不在是一個小小的土豪,也是一方軍鎮大吏,前來禹城做生意,拜訪的人也愈來愈多。
而當北地鄉民得知,劉峰聯合河東軍,複奪三關後,更是將劉峰的名望推到了一定的高處,在磁州、邢州、冀州三地可以不聞漢隱帝劉承佑,但絕不會不曉範陽節度使劉峰。
後漢朝廷卻也得了實惠,朝廷的凝聚力,陡然提升,各地節度使上供的賦稅也有所增加,而劉峰作為新任的範陽節度使,也上供了萬兩白銀的賦稅,在一眾節度使中,卻也算是很多的了。
這段時間最為苦惱的當為兩個人,一個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昭義軍孟方立,此時,窩在潞州,慢慢的舔~舐自己的傷口,禹城一戰,他萬餘昭義軍,奔逃回潞州的隻有千餘人,餘者非死即俘,他的昭義軍全軍不過五萬餘,而論精悍軍士,也隻有兩萬,這一遭的損失,讓他隻能夾起尾巴做人了。
而另一個人卻是郭威,不聽從朝廷號令,最終也受到了朝廷隱帝的譴責,而河東軍西征三鎮,卻也並不順利,與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陷入了僵局,並不是郭威無法攻下河中城,而是他的攻城方法遭到了極大的質疑,麾下軍士的質疑,後漢朝廷的質疑,但郭威依舊固執的選擇自己的攻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