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戰場上的勇士,劉峰是不吝嗇錢財的,依舊是高規格的賞賜,讓這些幸存者,滿心歡喜,而那些有本事的軍中人物,也都被提拔了上來。
司功劉長明會同軍中司法軍士,審核完軍功後,劉峰便在禹城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大肆犒賞有功軍士,一時間讓禹城的歡聲笑語,震動四洲。
……
而接下來,劉峰大刀闊斧的整頓,才徹底讓麾下將士、司吏瘋狂起來。
關於鷹揚營、千牛營劉峰也重新調整了編製,全部升為“衛”級別,轄四營軍士,滿編為五千軍士,千牛衛都尉巴雅爾,鷹揚營都尉劉胡。關於豹韜營、親衛營,劉峰卻為升級,豹韜營仍轄四都,滿編一千二百人,校尉仍是白氏兄弟,劉峰想要打造一支全新的豹韜營,所以暫時未升級編製。親衛營也依舊未升級編製,轄四都,滿編一千二百人,紮雄任校尉。
武安城的新兵營,再建起來,所有招兵結束後,統一在武安營集訓,然後再分配到各衛,劉峰把新兵營交給劉彥波、劉彥英負責。
軍事整頓結束後,劉峰這個範陽節度使才有了實在的班底,府衛軍、戰狼衛、風狼衛、武安衛、千牛衛、鷹揚衛、豹韜營、親衛營、新兵營,九個軍事單位,滿編近四萬餘軍士。
除卻三個營的軍士,府衛軍的六個營,和餘者的五個衛,劉峰一股腦的調至北地三關處,防禦契丹大軍南下。
當劉峰在禹城建起範陽軍府,他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範陽節度使,隨著劉峰正式升任範陽節度使,麾下的軍將、司吏也隨之水漲船高。
劉峰也精簡了治下的行政機構,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分為三郡十八縣,磁州、邢州、冀州各轄六縣,設郡守、長史、司馬及司功、司法、司戶、司田、司兵、司倉六司,徹底的整頓收複失地後的治下行政機構,堅決的避免有類似禹城這樣的情況出現。
而在縣令的任命上,劉峰不論民族、地域、性別在茫茫北地中,精心挑選出了十八位,精幹的縣令,而治下的那些鄔堡,劉峰也限期歸附,至於土匪、義軍,歸附的妥善安排,有意見的直接送到三關一處,完成軍屯。
禹城做為範陽府城,也成為行政中心,而鄧俊良為範陽觀察使主要負責民政事宜,劉延棟為營田使,負責開墾屯田事宜,潘慶雲為度支使負責錢糧事宜,而廣平的鄭南良被劉峰任為檢校禦史,主張檢察事宜,府衛將軍曾譽、參軍郭崇韜。
當劉峰把這一切安排好後,也已接近初冬,範陽軍府還依舊在忙碌著,大體的事情安排好後,劉峰才著手更具體的事宜,將民政上瑣碎的事務交給鄧俊良等人後,劉峰便將劉彥波、劉彥英兩個兄弟喚來,是時候成立自己的情報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