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延棟在校場組織的一些農堡的種田、灌溉、漚肥、搶收等能手的獎勵表彰,也是在大會上掀起一波浪潮,在這個時代,雖然人們的觀念裏把農排在士後,但實際上農的地位非常不高,而在禹城的大會上,他們這些老農,卻也能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物。
在禹城的政事廳,一場別開生麵的表彰大會也在上演著,來到這裏的均是農堡的鄉老、司安、田長、隊長等一係列農堡負責人,半年的時間,原本禹城南八個農堡現今也擴張到十五個,坐在廳上的劉峰,看著廳下的眾人,心裏還是有些得意的。
簡短的和眾人打了招呼,劉峰便讓郭崇韜組織出色的鄉老、司安、田長的獎勵了,他召開這樣的大會,一則是為了讓眾人適應新的施政模式,二則也是為了明年的的耕種總結出更好的經驗。更重要的是狼騎來臨在即,要讓這些農堡做好準備。
各處農堡的鄉老、田長大多都是當地的鄉民,也有些時禹城所派駐的人,司安、隊長都是原劉家堡堡丁。郭崇韜作為禹城的參軍,對這些鄉老還是很熟悉的,他站起身,向眾人環視一圈,點頭示意了一下,開口道:“今年是我們禹城一地,從未有過的豐收年,如此的收獲到教我也難以置信,不過實打實的糧食收到了倉庫之中,也讓我們的心變得踏實了!”
眾人聞言,也心有戚焉,讚同的點點頭。
他繼續道:“有如此的豐收成果,離不開城主的英明!”不大不小的拍了劉峰一個馬屁。劉峰微笑著擺擺手,道:“也離不開諸位的辛苦啊!”話畢,向郭崇韜示意,繼續講他的。
郭崇韜繼續道:“正如城主所說,諸位在這半年間,也是辛苦了!城主與政事廳商議後,司功處決定,將賞賜收獲凸出的農堡。”
廳下的眾人雖早已聽聞這個消息,但此刻公布出來,還是讓他們很是高興。
隨著郭崇韜一個個的公布鄉老、田長等的獎勵,會場的氣氛也逐漸熱鬧歡喜了起來,沒有了剛剛的拘束,十五處農堡除了新建的幾處堡寨未有收獲,其他的農堡,都得到了各自的獎勵,接下來,才是會議的重頭戲。
建議、總結,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劉峰不認為自己超前的知識能完勝當下的人,於是也隻能搬出“總結”這個法寶了,在座的眾人有大半都是種田的老農,他們的各自經驗慢慢的總結起來,互相的交流還是大有裨益的。
本來劉峰還擔心,農堡的鄉民們會慢慢變的懶散,但事實上,鄉民們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由鄉老、田長組織的農墾卻從未停止,而此時的禹城,約開耕出二十萬的農田,禹城北也有大量的荒地被開耕了出來。不過在田長們討論中,劉峰發現,人力勞作效率的有限,在具有一定的耕田後,想要突破性的擴大農田,便要在工具上下功夫了。
以現在的生產條件,每人耕種二十畝田,便是到了極限,這還是在集體勞作的情況下,若要提高禹城的了糧食產量,不能一味的增加農耕人數,隻能改進農具了。
當劉峰提出了這一點後,大家都也意識到了農具對生產的影響,劉峰沒有繼續參與他們的討論,隻是讓他們繼續擴散思維的去想,如何再增加糧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