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舊衣服回收鏈條(2 / 2)

比如201材料原料板材要1萬塊錢一頓噸,而廢料往往隻需要兩三千,角料,也就是別人做其他產品之後剩下的一些半成品,頂天也就五六千。

這樣的成本,有完善的產業鏈,做出來的產品,競爭力肯定沒說的。

當然,這玩意大家都知道,做的人也就多,自然,最後做的利潤也少,所以彩鎮其他腦子活的人,都各自開發出另外的項目。

“我是做服裝行業的,你是知道的吧?”謝富強笑了一會兒,拿起桌上的一杯功夫茶,輕輕抿了一口。

“這行不比正規廠子,我們主要是跟比較低下檔次的人打交道。”他清了清嗓子,繼續介紹道,“現在競爭也激烈,很多時候都必須賒賬,而且是沒有條子,沒有證據什麼都沒有。”

裸賒?謝凱有點驚訝,但並沒有插話,安靜等待對方的解釋。

“我們這一行,分四級。”謝福強緩緩的說著,“最低級的是一級,就是世麵上撿破爛的,收垃圾的。”

“別的東西我們不管,但是這些人隻要撿到了衣服,總歸會去廢品收購站,而我們彩鎮有專業的廢舊衣服收購站,這樣的站點,就是我們這行的第二級。”

“收購站裏麵的衣服,他們會分門別類,挑品相好的壞的,按噸出售給我們。”

“我們屬於第三級,我們去收購站裏,將這些衣服收回來之後,我們再進行一次細分,然後將價值高的洗一下,貼牌包裝好然後重新出售,價值低的,則連洗都不用,直接批發到擺地攤的人手上。”

“最高級是第四級,就是從我手上買東西過去的。他們將我手上品相好的,合適一點的衣服,我處理好之後,賣給他們,他們拿去出口賣到外國,據說主要是非洲國家。這一場賺的錢是最高的,聽說基本都是翻倍,我的大兒子,也就是你大哥,這幾年就是在非洲幹這個。”

謝福強喝了幾口茶水,說得很有條理,幾句話將他這個行業說了一個明白,憑謝凱的聰明才智,從這幾句話裏,大概能想出一個清晰的框架和脈絡。

“也就是說,其實是1234級,並沒有嚴格劃分,而是互相摻雜著?”謝凱聽完後問了第一個問題。

“沒錯,像我家就是因為也兼做四級三級和二級,所以謝潛那小子總是不願意接手。”謝福強有點無奈,“其實什麼事都得從底層做起,他不經曆一下最底層的一二級,怎麼能直接上手三四級呢?”

這話沒錯,但是謝凱並沒有完全認同,他心裏想著的,就是想直接進入第三第四級。

謝福強畢竟64歲了,基本上屬於退休年紀,思維開始跟不上時代。

基層,更多時候隻需要稍微了解就行,並不是一定必須去做,他就是太堅持要在基層做才導致跟小兒子鬧別扭。

但謝凱很聰明的沒有這麼說,他安靜的在那邊傾聽著,聽謝福強繼續解說行業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