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還有三支香,他一支插在擺放香案的房間門口,兩支分別插在老宅大門的左右兩邊。這一套程序是標準套路,完成之後,他和謝爸兩人一起來到香案正前方,對著神籠的方向跪下,雙手合什三拜九扣,男人的任務就此完成,剩下的就是謝媽的個人表演時間了。
她絮絮叨叨地在香案前跪拜祈禱著,聲音很低,但以謝凱如今的聽力,能清晰地聽出她是在為家庭祈福,為他謝凱祈福,總之是祈求上蒼神明保佑家裏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很樸素的訴求,不求聞達,不求富貴,隻求平安順利。
潮市周邊地區對初一十五的拜神節日很看重,除了在家裏拜拜之外,條件允許的,還會聯係家族其他人,各自收拾祭品,去往各自村裏的祖先祠堂拜祭一番。
謝家不算什麼大家族,但由於華國曾經提倡人口就是生產力,鼓勵多生是光榮媽媽的曆史原因,謝爸這輩人,一共有五兄弟,謝爸排行第四。
“他爸,趕緊收拾收拾,趁阿凱今天在家,喊上其他叔伯一起到祠堂去吧。”謝媽今天很開心,一方麵這些活計她在行,一方麵是謝凱難得回家,已經很久沒跟她一塊到祠堂去了,謝家其他叔伯偶爾問起孩子發展如何,她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對了,阿凱你現在做什麼生意的啊?”謝媽順口問著,“你家二伯的孩子今年剛上完初一就不想念了,上次二伯母還讓我問你能不能給他找份工作。”
“二伯家的孩子?”謝凱得二伯屬於超級晚婚人士,四十出頭才結的婚,所以孩子今年剛滿十五歲,上初中,合理下半年該升初二了。估計被彩鎮的輟學風潮影響了,這邊特產各種鋼材,許多大字不識幾個的半文盲趕上改革開放的腳步突然爆發起來,給謝凱這一代人一個“不讀書也能賺大錢”錯覺,許多孩子都是念完義務教育就開始混社會,有的甚至讀個初一初二就死活不去學校了。
“對啊,阿展你也很久沒見過了吧?小夥子長得可快了,穿著二伯年輕時的衣服,抽起煙來特像個大人,就是身材瘦弱了點。”謝媽是個全職主婦,也是屬於半文盲層次,平時沒什麼愛好,除了初一十五拜神是必須得任務,最大樂趣就是各種家長裏短。由於謝爸隻是個普通五金工人,整天與各種機器打交道,在謝凱混出名堂之前,他們家和二伯同屬家族裏比較窮的,謝媽和他二伯母也就話比較多,關係比較好。
後來謝凱跟了周興邦,蓋了樓買了車,在彩鎮裏也勉強算混出名堂的人了,二伯一家更是願意與謝媽套近乎。
說起來謝凱也有兩年沒見過家族裏其他人了,畢竟玩高利貸不是什麼好職業,他並不願意跟家裏人多談,而且這行最忙的時候往往是逢年過節,各種追債一般在節日才能逮到人。
“好的,我幫忙問問。”他隨口回答,幫謝媽拎起一籃子祭品放進S400後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