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告文學作品在青年德育工作中的作用(2 / 2)

針對不同領域青年群體的特點,在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青年群體集中的地方,大力宣傳英雄教師譚千秋,英雄機長邱光華,英雄少年宋雪等報告文學作品主人公的感人事跡。適時邀請報告文學作家或作品主人公深入青年中間做專題報告,作家講述他們的采訪感受、創作經曆,作品主人公講述自身生活中的親身經曆,促進廣大青年與作家、英雄們近距離接觸,對青年們的內心思想產生觸動。也可以通過組織網絡論壇、開設交流郵箱、短信互動等方式,使教育者與青年群體建立一種真誠的平等的對話關係,在和諧的對話中交流情感,形成心靈上的共鳴,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實效性。

人的道德品質是在實踐活動中,吸納各種信息,辨別是非美醜,去偽存真,內化自認為美的部分而逐漸養成的,實踐活動的過程同時也是道德養成的過程。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區的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後,湧現出一大批展現全國人民在大災麵前全社會同心協力、互幫互助、共克時艱、共渡難關精神風貌的報告文學作品。結合相關作品,組織開展研討會、座談會、向災區募捐等主題實踐活動,調動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長篇報告文學《靈魂的溫度》以發端於貴州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春暉行動”為題材,展現了在“欠發達、欠開發”的省情背景之下,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春暉使者”,用熱血去融化冰冷、用真情去滋潤貧瘠,通過各種大愛無私的義舉反哺故鄉的感人事跡。高校在宣傳開展“大學生走進西部,奉獻西部”這一主題活動時,可以通過向學生推薦閱讀《靈魂的溫度》,配合作品組織青年學生親身赴西部采訪采風,讓學生親身感受西部貧困地區群眾對知識的渴望,從而使活動收到更好的效果。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深入挖掘中國文化的精神智慧與精華,保持時代精神與曆史民族精神的血脈相連,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習和豐富科學文化知識,自覺接受先進文化的洗禮。利用重大活動紀念日、黨團活動日等,向青年人發放《南京大屠殺》《根本利益》《長征》等報告文學名家名作,以班、組為單位組織大家研讀,並要求撰寫心得體會和讀後感,增強理性認識。通過廣泛宣傳、積極參與,吸引更多讀者相互分享讀書感受,在青年中間培育“感恩社會,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的力量和魅力。

總之,在價值觀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通過報告文學這一特殊的文學類型,以廣大青年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形式,鼓勵青年欣賞、閱讀、普及報告文學,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的主題實踐活動,利用報告文學作品這一載體對青年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美育具有的感染力強和生動活潑的特征,教育範圍廣,易於在短期內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馮淑毅,集中能源邢礦集團黨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