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色彩的規劃與設計(2 / 2)

當代城市色彩設計也需要敏銳的感知時代的脈搏,從所有有關當代時尚的元素中,包括音樂、繪畫、網絡和零售場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不是一成不變之物,它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它與傳統色彩並不矛盾。傳統色彩是經過多年自然選擇後留下的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著一個民族或地區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導地位。而流行色則因時而異,由於經常變換,所以一般隻會在點綴色和裝飾色中出現,難以成為建築色彩的主流。但它對城市色彩卻有畫龍點睛,展現城市活力的重要作用。

城市色彩是傳承曆史文化的載體,我們現在僅從城市整體外觀上看,根本無法看得出我們生活的城市所傳承的曆史與文化。這正是因為我們在過去城市建設中,對城市傳統色彩的保護不夠所造成的。

城市色彩設計,是現代文明的體現。隻有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產生專門的城市色彩設計。古人對色彩的運用,通常是出於對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種無意識狀態;封建社會對色彩等級的劃分,則是封建專製的腐朽產物。我們對城市色彩的設計,則應該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眾生活質量,這是一種科學行為。

城市色彩設計,是體現城市個性的重要手段。科技進步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使新型建築材料和施工工藝能夠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築風格的雷同、城市風格缺乏特點是當前世界各大城市麵臨的一個棘手問題。地域性是色彩的一個天然屬性,將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運用到城市色彩設計中,可使建築色彩和地域特征渾然天成,充分展現城市個性。

城市色彩設計是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對人的心理會產生影響。協調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諧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反之,躁動而不和諧的色彩則會使人心情煩躁,產生不安和暴力傾向。

城市色彩設計,是彌補城市規劃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國這樣正處於飛速發展中的國家,城市規劃持久性差,城市建設冒進現象明顯是比較常見的。俗話說:“計劃沒有變化快”,所以城市規劃常出現新老脫節現象。在完全改變這種現狀之前,色彩設計不失為彌補城市規劃不足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可以對那些建築風格和城市麵貌相對混亂但在短期內又無法重新規劃和改造的地區,進行色彩改造。這種方法成本低,易普及,後期可調整性強,而取得的效果卻十分顯著。

綜上所述,城市色彩設計具有很大的功效,它能夠彌補城市建設中的不足之處,是矯正城市建築無序狀態的重要手段。從事實上來看,目前中國城市建設中最嚴重的問題,並不在城市色彩上,而城市色彩出現的問題,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關鍵是城市建築規劃失範。由於對新建築的體量、高度、風格、質料及環境協調等方麵缺少嚴格控製,許多超大體量、超高層樓層到處拔地而起,偽古典風格與現代、後現代風格建築並肩而立,這都給城市風貌造成了致命的、難以彌補的破壞。這種因建築規劃失控而產生的後遺症,顯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設計可以解決的。但換一個角度講,正因為今天我們難以從體量、高度、風格上統一現有建築,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便是製定色彩規劃,使某些雜亂無章的建築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在色彩方麵獲得某種統一性。心理學試驗測定,在視覺兩大構成因素“形”與“色”之中,人類對色彩的敏感力為80%,對形狀的敏感力約為20%,色彩是影響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從城市色彩角度尋找問題,采取必要措施,改變某些可能改變的城市色彩,規範新建築的色彩,就一定能夠彌補因城市規劃失控所嚴重破壞的城市風貌。

(作者簡介:詹旺,河北科技大學講師;周媛媛,河北經貿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