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投手
風尚
作者:陳聖音
兒子已經4歲多了,一直想著,該讓他學點什麼運動。
我想,很多喜愛體育的父親,至少在年輕充滿熱情時,都想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競技賽場上成就點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曆練,這樣天真(卻很可愛)的念頭也許不複再有,不過,讓孩子多運動總是沒錯的。而通常,每個父親的潛意識中,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學自己最傾心的運動。比如,澤北哲誌和澤北榮治。
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想是棒球投手,但坦率地說,如果讓我從那串競技名單中第一個剔除掉的,也是棒球投手。
是因為我不喜歡棒球?絕對不是,恰好4月,棒球賽季開始。對於我來說,這個時候總是無比美好:NBA和NHL是室內運動,在球館內總有點壓抑的感覺;NFL9月初開戰,酷暑難當。在美國采訪的那幾年,棒球賽季總是給我一種:藍色的天空,翠綠的草坪透著綠色清新的味道,似乎一年到這個時候才真的開始。試想下,如此美好的天氣,和你的兒子在草地上玩著棒球遊戲,是件多賞心悅目的事兒。但要讓他最終成為職業棒球的投手,那還是算了吧。
說實話,在所有體育運動中,僅就比賽進程中而言,最酷的職業,絕對是棒球的投手。一個人站在投手小丘,沒錯,有點孤獨,但卻是全場毫無疑問的焦點所在。即使你是梅西,還是勒布朗,在各自的球場上,很難真正做到鎂光燈的完全聚焦。想象下這樣的畫麵,玉樹臨風的你,雖然用手套半遮著臉,但絕對明白,現在轉播的電視台,肯定正給你臉部一個超帥的特寫。輕輕呼吸一下,舒展自己的全身,將所有的力量集於手指的一點,然後盡力將球投出。球帶著160公裏的時速,在空氣中呼嘯而過,然後隨著清脆的“噗”一聲,落入捕手的手套,而麵對的打者,即使揮動著球棒,卻依然跟不上球速,隻留下一個尷尬的揮空姿勢。裁判作出“三振”的判決手勢,接下來一秒,整個球場所有的歡呼聲都送給你。如果這樣的瞬間是在比賽最後一個出局數,甚至是世界係列賽的最後一個,你簡直就是全世界的寵兒!
哪個父親不願意在這個瞬間從座椅上站起來,拚命鼓掌,然後自豪的對著所有人喊道:“這是我的兒子!”
別樣的感慨來自於新賽季的華盛頓國民。賽季前,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專家預測,都把他們放在了今年冠軍的頭號熱門位置上。最重要的原因?國民擁有聯盟中最恐怖的投手群。這樣說吧,目前國民的5位先發投手,有4位的數據,在上季排名聯盟前25。可結果?開季前3個係列賽,麵對大都會、紅襪,甚至被認為本季聯盟第一爛隊的費城人,國民僅僅取得3勝6負的戰績。王牌投手群整體低迷:除了今年1月剛剛從底特律老虎,以7年2億1000萬美元簽來的超級王牌舒爾澤,以及球隊第5號先發費斯特外,剩餘三位交出的答卷都是慘不忍睹!是國民管理層又成冤大頭了?並非如此,因為目前國民5位先發投手的年齡構成、過去數年來的狀態、健康情況都非常好,都算不上騙大合同的庸碌之輩,隻是他們從事的,是所有職業體育中最艱難痛苦的職業。
沒錯,用這來定義投手絕不為過。放眼整個體育界,沒有什麼職業比投手更讓人煎熬了。每分每秒,投手都要和自己戰鬥——因為要發揮自己最佳的狀態;要和對手戰鬥——你要用球速和組合球來騙過對麵的強棒;甚至要和隊友戰鬥——他們的失誤,足以葬送你投出的一個好球,甚至讓你白白失去一分。在這個戰鬥的過程中,你的心理要能夠承受一切壓力,沒人能夠幫到你。我們總喜歡說“調整好心態”,對於投手來說,這隻是他們最起碼要做到的,心如止水?還不夠!更多時候,無論順逆境,要做到“心如死灰”:即使被對手一局打出10分,即使被換下場,你的信心也不能有絲毫受損。
先發投手為什麼要5天一輪值?因為不斷的全力投球,對肩部和肘部的損害相當嚴重。手肘韌帶重組手術,本質就是將身體其他部分的韌帶移動到肘部,在美國,它被直接叫做湯米·約翰手術。正是因為第一次成功,就是在著名投手湯米·約翰身上完成的,也讓他職業生涯整整多延續了14年!但這麼偉大的手術,依然隱藏著兩個悲劇:一,1975年前的投手們,因為沒有這樣的手術,很多人職業生涯因為傷病夭折;二,即使今天的投手們能夠重回賽場,但湯米·約翰手術的複健時間是一年到18個月!這段時間,你隻能坐在場邊,做個看客。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兒子不是超人——無論身體,還是心理上——那麼還是讓他輕鬆的在草坪上玩拋接球遊戲吧。投手的夢想?雖然很美,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