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運動場上,金牌才有說服力。
11月19日,第九屆全運會男子110米欄的決賽展開,劉翔以13秒36,力壓13秒42的陳雁浩獲得冠軍,這次勝利不但打破了陳雁浩最近兩屆全運會對這個項目的壟斷,更徹底確立了自己在國內110米欄項目上的霸主地位。
而孫海平,也通過劉翔證明了自己。
劉翔的表現讓上層領導看到了出成績的希望。2002年開始,田管中心專門給劉翔安排了大量出國比賽,用孫海平的話說,就是兩個人從此闖蕩世界。這時,全國冠軍乃至亞洲冠軍再也不是劉翔的目標,他不斷在世界賽場上證明自己,以及自己身後的教練團隊。雅典激情奪冠後,一家美國公司的CEO希望給劉翔牽線去美國訓練,劉翔指著身邊的孫海平說:“我最好的教練就是他!”
同劉翔一起16年,用孫海平的話說“前十年如父如子,後六年亦師亦友”,弟子在不斷成長,經曆人生中的悲喜挫折,作為“師父”的孫海平,也不斷承擔著越來越重的責任與壓力。特別是2004年奧運奪冠後,劉翔的身份已經不再單純是他的弟子,他也背負著“為國家訓練劉翔”的千鈞重擔。
很多時候,壓力都在他身上。
北京奧運會退賽後,劉翔沒有出麵說一句話,媒體記錄得最多的畫麵,是孫海平在發布會上淚灑現場。
倫敦奧運會賽前,在明知道劉翔的腳可能會出問題的情況下,盡管隊裏已經對媒體提前放出劉翔可能無法完成比賽的風來,孫海平卻無可選擇,隻能帶著愛徒以一種壯士斷腕的姿態慷慨上場。
而當劉翔即將退役的消息傳出後,孫海平又成了媒體確認這一消息真偽的唯一熱門對象;當劉翔真的如約發出那條微博之後,又是孫海平在當晚出現在莘莊基地,一個人硬著頭皮接受蜂擁而來的媒體采訪……
“劉翔退役以後,我們要把這個項目繼續搞下去,但是像劉翔這樣能夠在國際大賽上挑大梁的,確實人選不多,我們現在主要是在準備今年8月份的北京世錦賽,現在我們隊員可能經過努力,會進入到一個比較好的名次,我們繼續努力。”
2015年,已到耳順之年的孫海平開始辦理自己的退休手續。這並不意味著他會因此徹底離開田徑賽場,卻也不再會像以前那樣凡事親力親為,生活對於他和劉翔,都將開啟一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