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師生情獻給我的學生也是我的老師(1 / 2)

——鍾薦勤

聽到小鍾的噩耗,我心如刀割。我怎麼也不相信那個機靈健壯的小夥子就這樣走了。可殘酷的現實告訴我,我最好的學生走了,離開了親人,離開了戰友,也離開了我。

小鍾是我的學生。與他相識是在1997年,他在昆明邊防指揮學校學後勤管理專業,當時他們使用的教材《武警邊防財務管理與務實》一書是我編寫的,我也兼任他們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員。在課堂上,我就發現有一個叫鍾薦勤的學員回答問題聲音十分洪亮。他的音質很好,渾厚而有質感,聲音背後透出一股軍人的剛毅,透出一種心胸的坦蕩,透出一份自信與陽光。

憑聲音就如此地欣賞自己的學生,這在我的經曆中還是第一次。後來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交往較多,課堂上我們是師生,工作上是戰友,生活上是兄弟。自認識他那天起,我一直都叫鍾薦勤小鍾,他也一直在稱呼我老師,即使後來他畢業了,我也不任教了,他也一直這樣稱呼。比起小鍾,我才疏學淺,甚至愧為他的老師。但我喜歡他稱呼我老師。能做他的老師,是我的榮幸,是我最值得珍藏的情誼。我們是戰友,是同事,是兄弟,還有一種特殊的情誼——師生情誼。

小鍾人機敏,學習勤奮,在昆明邊防指揮學校裏就成績出眾。他畢業後分配到金水河邊防檢查站擔任司務長。後來改行搞新聞報道,他人聰明,愛鑽研,不怕苦。做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記得2003年的一天,當時他借調到總隊機關從事攝影工作,我請他幫忙整理一份財務規範化管理的經驗交流演示文稿。沒想到第二天一早,他竟完成了交給我。動作之快,質量之好,讓我吃驚。原來他一晚沒合眼,硬是把資料整理完成。看著他布滿血絲的眼睛,我十分慚愧,也十分敬佩。慚愧的是因為我的事,他竟然一夜沒有休息,敬佩他敬業的工作精神。

同是2003年11月,我陪同國家財政部國防司翟剛司長到雲南邊境一線,調研雲南邊境防務移交後的部隊建設和發展的財力需要。返回昆明的當晚,我又請他幫忙做一個彙報資料。結果他又熬夜連續奮戰,在最快的時間內給我。翟剛司長看了非常滿意,連誇我們工作想得周到、做得充分。我打心底裏佩服我的這個學生。小鍾兩次鼎力相助,讓我覺得很虧欠他,幾次要請他吃飯表示感謝,可他隻是笑笑說學生幫老師,天經地義。

2006年,雲南邊防總隊積極響應號召,組織官兵報名參加赴海地維和警察反暴隊隊員選拔。當時小鍾夫妻倆剛聚在一起,他們以前一直兩地分居,還沒有小孩。去維和還是在家要個小孩,小鍾的老母親勸他別去,要他在家,夫妻倆早日生個孩子。可身為軍人,小鍾選擇了軍人的崇高榮譽,選擇了軍人的神聖職責,參加維和選拔。小鍾和我說起過,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違背母親的意願。小鍾是獨子,父親早逝,他對母親十分孝順。剛調到昆明,還沒有能力買房子,小鍾就把母親接來住在總隊機關大院單身幹部宿舍,在母親身邊盡孝心。我安慰小鍾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國事為大,家事次之。我想,這些道理他都懂,可除了這些,我做老師的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勸慰我這位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