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糍粑香(1 / 1)

過了大雪,冬至如期而來,一年裏最冷的日子從此開始。

巍山這個被哀牢山和無量山環抱的小城,氣候溫和,在冬至之前,基本上感覺不到寒冷。隨著冬至的來臨,慢慢才會有幾分冬天的寒意。清晨漫步郊野,滿地清冷的白霜,空中彌漫的薄霧,風裏瑟瑟的清冽,帶來嚴冬的清冷與凜冽。

古人觀天象,識自然,傳給後人的二十四節氣和曆法,讓天地萬物與人類,變得息息相關,互相依存。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過了冬至,氣候進入最冷的階段,也就是平時所說的“進九”。冬至過後,陽氣回升,一個節氣的循環開始。從曆法來看,“冬至十天陽曆年”,冬至過後十天左右就到了元旦,迎來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所以冬至自古以來除了是一個重要節氣之外,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民間也有“冬至大於年”的說法。吃餃子、包湯圓,各地過冬至的習俗也有各自的特色。我生活的小城,在冬至到來的日子裏,也有一樣美食可以享用,那就是用當年秋天豐收的糯米做成的糍粑。

說起糍粑,真是一種吃起來口感溫軟滿口生香的好東西。製作糍粑,要選擇上好的糯米,浸泡,煮熟,然後再攪化,放進不同形狀的器具,做成方形或圓形的糍粑。吃的時候,切成小塊放在炭火上烤熟,這樣的一塊糍粑在炭火的溫熱下,慢慢變軟,長大,發泡,金黃,再在烤熟的溫軟的糍粑上放上蜂蜜,糍粑拌蜂蜜,入口,又甜又軟,唇齒生香,美!

“綠蚊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嚴冬裏最愜意的事,就是和家人或三五好友,圍爐而坐,喝茶聊天,任窗外寒風怒號清冽蕭瑟。而每個冬至前後的夜晚,這樣的時刻還多了一個最誘人的環節——燒糍粑,吃糍粑。

圍著紅紅的炭火,煨一罐噴香的烤茶,燒一塊香糯的糍粑。爐火融融,笑語連連,親朋好友之間經年的情意,溫暖了冬至的嚴寒,驅散了寒冬的清寂。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讓冬至成為一個暖心暖肺的溫情的詞語,隨紅紅的炭火熱熱香香的糍粑,烙進心底。

冬至春分,立秋白露,芒種穀雨……歲月就在這樣的一個個節氣輪轉間悄然流逝。盡管太多的美食早已麻木了我們的味覺,而冬至裏那塊香軟的糍粑,依舊是我多年來喜愛的美食之一。

又是一年冬至到。小城的農貿市場、超市又有糍粑上市,大街小巷還有山裏采來的新鮮蜂蜜的香氣飄起。節氣帶來的寒冷與因之形成的習俗帶來圍爐而坐的溫暖,又在冬日的夜裏,靜靜地,從小城人家的窗裏輕輕悠悠,淡淡地,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