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宇這個人真的很平凡,這是左鄰右舍有目共睹的,這也是學校老師和同學有目共睹的。
首先從小時候說起,同齡的小孩都會說話了他才會說話,同齡的孩子都能自己走路了,他要扶著凳子或扶著牆才敢放開大人的手。
至少從表象看體現了他學東西很一般,或許有人認為這隻是嬰幼兒開智開慧晚點而已,再大一點就跟上來了。
那你再看看他上小學一年級的表現,平時考個三四十分就算了,有一次還直接考了個9分。(關於那次,我們的天宇同學還是有點記憶的,因為太意外了,以前經常是一二三開頭的,現在竟然是9字開頭,他的心剛有那麼刹那激動就止住了,後麵沒數字了嗎,以前都沒出現過這種情況的,隨後老師一公布成績,他才知道自己出名了。從那以後,鄰居小朋友就多了一個歌謠“鄰居張小弟,他懶不認書,把‘兔’寫做‘免’,把‘休’寫做‘體’”。之後他老媽每天為他準備了一大碗蔥粥當早餐,據說以前小孩子第一天上學要吃蔥粥,寓意聰明。)所以家裏人對他的學習,隻能搖頭歎氣,反正期望也不大了,隻能順其自然。
不過,不知是不是蔥粥起了作用,從二年級開始他的成績竟然在班上能排上中等了。也算是把之前平凡到一個令人發指的成績拉回到平凡的位置了。
除了學習上的平凡,天宇同學在生活上的平凡更是到了一個極致。首先,他在學習上從來不問人問題也從過來不主動回答問題,在教室裏遇到問題也不問老師。所以,自從他的成績達到中等水平後,更幾乎沒人和他交流過,除了家人他也不怎麼主動和別人交流,連老師都對他沒什麼印象,或許整個教室隻有方圓1米以內的同學被動留意了他。反正他給人一種平凡到很容易被忘記的感覺。
在家裏,有親戚來作客,他都隻是出來露一下麵,然後就去玩他自己的東西,除非大人們叫吃飯了。這樣的家夥,到親戚家裏會怎樣呢?天宇同學記得一次小時候去外公家的一件囧事。
外公姓賴,有九個子女,是聚緣莊賴氏的一個分支,傳說當年賴家始祖憑借過人的商業頭腦和風水奇地“九擔租”發展得非常快,成為這片地區的大地主,他們的族人上大集市購物跨過幾個鎮都可以隻走自己的地。為了便於管理,許多分家被分到各地管理家族產業,後來也在那地方住下了,所以很多地方都知道賴氏家族。
張天宇的老媽有時候調侃他爸就是這麼說的:“當年你們張家種的田都是我們賴家租出去的呢,許多人赤著肩膀將一擔一擔大米抬到賴家,當年我們家族每年收的租都數不盡吃不完,每到年關家家戶戶可領豬肉,讀書人、年老者還能單獨領一份,越老領的肉越多,吃都吃不完。”
但是清末年間,官僚們得天下,因為賴氏一位祖先在路上看到一人躺在路上,一時好奇想過去看看,結果那是一個死人,然後莫名其妙就惹上了官司,那些官爺最喜歡有人打官司,可以兩邊收好處,誰給得多誰贏,最後賴家贏了,但賣掉了一半的土地
抗日戰爭結束,百萬紅軍過長江之前,賴氏許多長老早就收到消息動身移民了。據說,現在美國某座城市有一條街道,許多住戶就是姓賴的。
解放戰爭期間,賴氏族長將所有財富捐給解放軍,同時將祖祠提供給地下黨人作為革命根據地。後來那段黑暗年代,沒人敢去動賴家,聽說上麵發話,稱賴老是我們朋友,傷害朋友的就是敵人。(後來賴氏族長成了當地的文聯主席,得以安享晚年。)
解放後,一切都成了過去,所有土地都是公家的,家族體係也被瓦解了,也沒有什麼主家分家之稱了,但說到是聚緣莊賴家出來的,許多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