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謀勢(8)(2 / 3)

創業難,守業更難。“製造市場”是對現有市場的否定,“製造機遇”更是對新市場的創造。在否定與創造二者的轉換過程中,機遇便滾滾而來。

需求態勢是可以把握的。隻要抓住需求挖商機,就有賺錢的市場等著你去開發。成功的商人是既精通顧客的消費心理又善於把握消費者需求態勢的人。

法則二十五:以勢謀勢,高層建瓴謀大勢

引子

見過河南省金星啤酒集團總裁張鐵山的人都說他才思敏捷,定力過人,有軍事家的眼光,有戰略家的頭腦。

“善戰者,求之於略”,近二十年來,金星啤酒集團在張鐵山的指導下,金星逐鹿於中原,崛起在西南,挺進江南,完成在全國的大布局。

如果,我們在河南省地圖插上用小紅旗來代表金星在各地建的分公司,呈現在麵前的將是一個很具深意的圖形:在河南北部的內黃、東部的鄲城、西南的鄧州、東南的潢川,金星建了四個分公司,惟有西部空缺。

2004年9月,金星以兼並方式將河南省三門峽啤酒廠收在了帳下,這使金星“立足河南、麵向全國、走向世界”總體戰略的“立足河南”第一戰役成功地畫上句號。現在隨著三門峽啤酒廠這枚棋子在西部的落盤,金星在河南的布局就形成一個封閉的“口袋”陣。

仔細端詳金星戰略布局,你會感到金星戰略的匠心:

已成為金星戰略布局的五個分公司和位於中部的鄭州、漯河兩個分公司互為犄角。啤酒銷售區五個分公司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四麵八方擴展,河南整個市場就都處在金星啤酒銷售網絡的強力覆蓋之下。

金星這種戰略覆蓋已經產生了良性趨勢,這就是金星啤酒在河南市場占用率的節節攀升,這種上升勢頭,與金星這種戰略布局不無關係。

古人對弈之道: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金星商家領軍人物張鐵山每次出手,都意在謀勢,戰略讓金星在河南站穩了腳,在全國取得長足的進展!

然而,在河南巧布“口袋”陣,隻是金星戰略的精彩個案。翻開金星20年的發展史冊,我們就可發現金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曆程中無不洋溢著極強的戰略意識。1985年,當金星還是一個年產2000噸啤酒的小廠時,金星就開始實施“要造就造大船”的戰略;1990年金星提出了“當河南啤酒業龍頭”的競爭目標;1997年已成為河南啤酒界高昂龍頭的金星,喊出了“立足河南、麵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競爭口號!

並且每個時期內金星都有完整的銷售戰略,在每個戰略實施中金星也都有明確而有效的戰術。

尤其是,西部攻略堪稱中國啤酒企業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短短七年,不僅使金星在規模上具備了同中國任何一家啤酒集團競爭的實力,還使金星啤酒躋身於中國八大名牌之列。

金星更有為實施戰略的持久韌力。在發展的20年中,金星曾經曆了外界信息的幹擾、影響。但金星集中自己的所有資源,專注地堅持著自己的戰略。

這種有準備、有組織、有規劃的在自己選擇的區域內發展,使金星擁有了極大的生存、發展和持續成功的優勢。

金星在過去短短20年裏,由一個年產能力2000噸的袖珍啤酒企業,迅速成長為以120萬噸的銷售額位居中國啤酒業四強的企業。這種發展速度可能在中國啤酒業中不算太快,這在中國啤酒業的擴展中卻是獨一無二的不爭事實。

正確的戰略,使金星成為中國啤酒業的惟一正確的戰略,必定引導金星一步步做強做大。

河南金星啤酒集團高層建瓴謀大勢的例子說明,企業經營要謀勢,謀企業強大的勢。

何謂勢,《孫子·勢篇》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這話是說,洶湧奔騰的水能把石塊漂浮起來,就是勢。

所謂善戰者求之於勢,企業經營就要在現有的有利勢態下高層建瓴去謀求新的有利勢態。即著眼於從戰略布局上去謀求總體的勢,即以勢謀勢。

商家企業要謀求企業強大的大勢。我們講大勢所趨不可阻擋,懂得謀勢的商家,會根據事物運動規律去謀。還要據企業外部形勢的現狀及趨勢預測,不僅從總體戰略上,還要從內部資源上做出總體謀劃。

企業“謀勢”,謀的是什麼樣的“勢”呢?一曰“市場優勢”,二曰“資源優勢”,三曰:“文化優勢”。

一謀“市場優勢”

有了市場機會,並且抓住了市場機會,但未必能勝。我們知道,水向低處流,順勢也。市場財富之水,是不是流向你的企業,要看你具不具有“市場優勢”。

“市場優勢”通俗地講,猶如一條從客戶源頭流向企業的河流。源頭勢高,企業勢低,河渠暢通,水順勢而流,企業之河成也,此之謂擁有“市場優勢”。

渠道,一個很廣的概念,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得渠道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