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以孝揚名(1 / 2)

陸放道謝後,就轉身從家將手中接過一木盤,掀開絹帛,雙手捧到盛憲跟前,道:“孝章公,放窮困,無厚禮可獻。區區幾個小物件,還請孝章公笑納。”

盛憲命人接過木盤,並指著木盤上的折扇問道:“問天,這是何物?”

“孝章公,此乃放命匠人所作的折扇,並親自在扇麵上作畫,此扇夏日可引風納諒。數量不過兩百把,今特獻三十把與孝章公。此物雖不貴重,然卻是風雅之物,徐州士人皆以擁有此扇為榮。”

盛憲疑慮地拿起一把折扇,打開後見到絹帛之上作有新奇的水墨畫、漫畫,用力扇了扇,連連稱妙。

盛憲邊扇著折扇邊笑道:“問天,你這畫畫得甚是有趣。此禮看似輕,卻是最絕妙之禮,我甚為喜歡。”

說罷,盛憲就上前執著陸放之手一起往宴廳走去。此時的陸放真是有點受寵若驚,如此忽悠下這些古人,就能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

進入宴廳坐下後,盛憲一一引見了眾人,陸放隻知許貢、許靖、顧雍這三個三國名人。陸放恭敬地一一行禮,不敢有絲毫怠慢。

盛憲坐在案後,臉帶微笑,輕搖著折扇,看著眾人眼巴巴地望著自己手中的折扇,打趣道:“嗬嗬,有了此扇,才不枉稱為士人。”

看看在座的十餘人著急的樣子,盛憲哈哈大笑道:“看來諸位皆想擁有此物。問天送我甚多,就每人送一把吧。”

眾人忙起身謝道:“謝太守賜扇。”

眾人拿到折扇打開後,看到扇麵上的水墨畫、漫畫,均讚不絕口。輕搖折扇,頓時覺得現在才像個大漢的士人。

酒過三巡,盛憲道:“問天,聽聞你於深山之中得異人所授,所學頗雜?”

陸放恭敬道:“孝章公,老師所授皆為生存之道而非為官之道。”

“嗯。你老師的確與眾不同。”,盛憲語鋒一轉,道:“問天,你雖然才高,然大漢以儒治國,今後你還當多讀聖賢之書才是。”

“孝章公,放久居深山,老師不教聖賢之學。出山後又遭逢不幸,後一直於將養身體中。放雖有心讀聖賢之書,也不得其時啊。”

“嗯。”,盛憲點頭讚許道:“問天有心讀聖賢之書,我心甚慰。”

顧雍插口道:“問天才學之高,從此扇此畫可見一斑,難怪會得張子布所重。問天在徐州所吟的‘靜夜思’、‘明月幾時有’無不刻畫出問天的思鄉之情。今問天得歸吳郡以祭拜父母,可否再吟一首,以娛眾聽。”

“這……”,陸放不是不想作詩,隻是自己記得的詩也不多,用一首少一首。

盛憲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陸放道:“問天,不妨作上一首,我等洗耳恭聽了。”

陸放無奈,隻得拱手道:“孝章公,恭敬不如從命,容放思之。”

陸放沉思了一番,認為此情此境最好是吟唱表達孝敬父母的詩。這樣的詩,陸放隻記得“遊子吟”,於是陸放沉聲吟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盛憲撫掌讚道:“妙!妙!問天以聊聊數語就表達出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不愧為至孝之人。”

眾人也跟著撫掌大讚陸放的孝道和詩文。

陸放搖搖頭,略帶傷感道:“孝章公,放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父母的養育之恩。”

盛憲見陸放有點傷感,就勸解道:“問天,逝者已逝,就不要太傷感了。你也要以身體為重,千萬別再傷心過度,這也不是你父母所願意看到的。”

陸放點頭不語。

盛憲就轉移了話題,與眾人聊起儒家經學。陸放對儒家的經文隻是在學生時代學過幾篇,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聽起來如同外文一樣,索然無味。

酒喝得差不多了,眾人紛紛起身告辭。

如坐針氈的陸放也趕緊告辭。雖然陸放萬般推辭,但盛憲仍堅持要親自送陸放到府外,看到陸放上了馬車才轉身進府。

陸放自開始鍛煉以來,早上就不再晚起。次日一早,陸放用過早餐後就坐在房間內等候來客,因為陸放料得顧雍等必定會前來拜訪。

果不其然,顧雍和許靖兩人差不多同時來到驛館拜訪陸放。陸放得報,忙到驛館門口迎接。

陸放見到兩人,就上前行禮道:“見過文休公、元歎兄。”

“問天無須多禮。”,許靖、顧雍回禮道。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還望文休公、元歎兄笑納。”,陸放引兩人進驛館坐下後,就命人各送上十把折扇。

“嗬嗬,問天啊,你這禮物可不輕。現在吳縣城中可是一扇難求啊。”,許靖撫著折扇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