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阿諛奉承、給人愛戴高帽子的庸俗風氣,幾乎遭到眾口一詞的嘲諷和指責。但是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又將如何呢?
語雲:“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之。”大凡蛆蟲的產生、繁衍,無不在腐爛了的物體之中,如朽木、汙水、腐爛了的食物等。給人愛戴高帽子的人和被戴者的兩者之間的關係,又何嚐不是如斯呢?給人愛戴高帽子的人,其所以能夠巧言令色,應運而生,以求一逞,十分重要的原因是,總是有那些虛榮心強、華而不實、滿腦袋私心雜念的喜歡戴高帽子的“先腐”了的人。
“高帽子”,群眾亦叫“二尺五”,可見帽子之高矣。常聽人們這樣說:“高帽子人人都嫌棄,但人人都愛戴。”其實戴與不戴,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品格高尚與否。清人石成金《笑得好》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秀才愛給人戴高帽子,一次,他去見縣官,縣官忽然放了個屁。這位秀才即見機進辭道:“伏惟宗師高聳金臀,洪宣寶屁,依稀乎絲竹之音,仿佛乎麝蘭之氣,生員立於下風,不勝馨香之至。”縣官聽了哈哈大笑,不屑一顧地說:“本縣衙門東街有個萬人糞坑,你可每日站到那裏,會領略夠麝蘭之氣。”即令衙役把這位秀才押到糞坑邊。我實在佩服縣官的剛正廉潔,辦法高明,做得絕,做得妙,對給人愛戴高帽子的人,就應如此,不僅使他撈不到一點好處,還要讓他吃點苦頭,知道自己行為的可悲。
果戈理《欽差大臣》中的騙子——假欽差大臣,按理應該是諷刺批判的對象,但果戈理實際上諷刺批判的卻是市長、法官、慈善醫院院長、警察署長、督學之流,意義是極為深刻的,原因是這些官僚主義者是產生假欽差大臣的溫床和土壤。由此看來,欲杜絕給人愛戴高帽子的不正之風,治本的辦法,也應是必須首先鏟除它所產生的溫床和土壤。即社會言論在譴責給人愛戴高帽子的時候,不應放過那些喜歡讓人戴高帽子的人。另外,杜絕這種不正之風的辦法,就是要求戴者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從自身做起,增強黨性鍛煉,加強思想修養,提高防“腐”能力,樹立一身凜然正氣,嚴於律己,不隨波逐流,一切按黨性原則、政策法令辦事,無“先腐”之隙,使給人愛戴高帽子的人,失去對象,“英雄無用武之地”,憑你有多麼漂亮的高帽子,而沒有人愛戴,那麼,這種壞風氣自然就不會滋生蔓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