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的著名詩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曆代文學家津津稱道。詩人通過自身的際遇痛苦,聯想到了苦難中的人民,從而提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美好理想,此種苦己利人,甘願“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無疑,詩人這種理想,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封建社會裏,是不可能實現的,隻有在今天,才得到了活生生的實現。但也不能忽視,僅就知識分子來說,不少人仍然蝸居於鬥室之中,“三世同堂”,“床破屋漏”,惶惶不可終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認真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特別指出要檢查解決住房問題,然而有些自己住房寬敞舒適的領導幹部,對知識分子的住房問題,仍缺乏感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隻坐而言,不起而行,推推諉諉,泥牛入海,豈可奈何!
語雲:“安居樂業”,誠哉斯言!隻有首當安居,而後才可樂業。隻有解決了知識分子迫切需要解決的住房問題以及其他生活問題,他們才能解脫生活的後顧之憂,心情舒暢,全身心地投到革命事業上去,更好地擔當起建設“四化”的曆史重任,為攀登科學文化高峰貢獻他們的聰明才智。
要解決住房難的問題,的確困難和阻力不少。但隻要以電視劇《走向暴風雨》中黨委書記賀達為榜樣,懷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厚感情和開闊胸懷,堅持原則,糾正在住房問題上的種種不正之風,一定會實現大批知識分子“俱歡顏”的可喜局麵,促進“四化”宏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