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其對策(2 / 2)

2、完善資助育人機製,形成全員育人格局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社會和諧,必須充分發揮國家、社會和高校的作用,三者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共同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形成全員育人格局,才能推進資助育人工作的深入開展。政府在資助育人工作中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一方麵完善資助育人體係,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助工作水平和效率,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提高貧困學生受助比例等;另一方麵優化教育結構,切實維護教育公平,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社會也應積極參與,共同關愛貧困學生,在提供物質幫助外,更應發揮自身優勢,在資助育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貧困學生成長成才。高校應建立健全資助育人工作管理機製,成立以學校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校資助育人工作領導小組,以學生處資助中心為日常工作機構,相關職能部門為重要輔助支持,成立由院(係)黨總支副書記為組長,輔導員、班主任為成員的二級學院資助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在班級成立由班主任任組長,班長、團支書、生活委員、普通學生代表為成員的班級資助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校、院、班三級管理機製,學校上下整體配合,實現資助育人工作一體化。同時製訂可操作和衡量的資助育人製度,充分調動高校各部門、教職工、學生團體和貧困生參與的積極性,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教書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和環境育人的有機統一。

3、發揮資助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要堅持育人為本,把提高貧困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要地位,加強對貧困學生人文關懷,培養學生感恩、誠信、自強意識,促進學生成長成才。資助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貧困生的感受,注意保護學生隱私,通過勤工助學、誌願者活動、社團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放棄“等、靠、要”思想,樹立自立自強意識,鼓勵貧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資助。加強誠信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健全助學貸款檔案,加強貸後管理,提醒學生按時還款,實踐誠信。開展感恩教育係列活動,充分發揮誌願組織和社團的作用,有針對性地組織貧困生參加公益活動,讓貧困生明白權利和義務,提高社會責任感,在鍛煉中學會感恩。

總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係統性工程,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隻有國家、高校、社會共同參與和努力,將資助與育人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貧困學生主觀能動性,才能夠最終實現資助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沙愛紅.育人為本視域下的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11):171-172.

2、李樹宇.淺析高校助困育人[J]. 教育視點,2008,(8):9-10.

3、 伍冰,張桂華等.高校助困與育人結合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2(2):120-122.

4、韋穎.高校貧困生資助方式研究[D].昆明:雲南師範大學,2006.